北方日化廠曾經擁有一支很強勁的研發隊伍,自建廠以來,研發出數十種“市優”、“部優”產品。
可是,隨著廠子效益越來越差,技術員和工程師們退休的退休,出走的出走,能頂用的研發人才早已所剩無幾。
科研能力是產品創新和升級的基礎,所以,廠里剛因兒童牙膏大賣,而緩上一口氣,就立馬著手安排研發人員的招聘工作了。
人事科準備在包括清華和化工學院在內的五所高校中,舉辦專場招聘會。
這是狄思科第一次帶隊去高校招聘,他只想中規中矩地完成這次招聘任務,沒想到剛來到第一站,就被“狄思科化工學院后援會”給了一個大驚喜。
人事科長望著那條在春風中張揚搖曳的橫幅,忍不住豎起一個大拇指感慨“狄廠長,您這人氣可真高啊太牛了我組織過好多場招聘宣講會,還從沒被人這樣大張旗鼓地歡迎過呢”
“”狄思科不太確定地問,“這橫幅不會是咱們廠里安排的吧”
“不是不是,那哪能啊”肖科長連忙洗清嫌疑,“要是廠里來安排的話,一條橫幅根本不夠,必須要多安排幾條。”
狄思科“”
好吧,想想廠區里隨處可見的標語橫幅,老肖這話的可信度還挺高的。
不是廠里安排的,難道是他媳婦準備的驚喜
可是于童最近正忙著電影宣傳的工作,應該沒工夫給他這個排面吧
這種浮夸風也不太像于總的風格。
肖科長湊趣說“化工學院的同學們挺熱情的,今天的招聘一定能來個開門紅”
同學們確實熱情。
此時,舉辦宣講會的階梯教室里已經坐滿了學生。
因著座位不夠用,連過道臺階和教室后排空地都擠著不少人。
顧小菲在擁擠的教室中環視一圈,忍不住抱怨“今天這個宣講會怎么來了這么多人”
呂蒙嘆道“再有三個月就要畢業了,大多數人都得自己聯系單位,有企業來學校做宣講,大家都來聽聽不是正常的嘛。”
他們這一屆學生不知是幸運還是倒霉。
近幾年早有風聲要進行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已經在清華和上海交大等幾所高校做了試點。
大部分畢業生都要自主擇業。
化工學院的學生們原以為這樣的改革落不到他們頭上,結果今年開學,就聽說北京市的好幾所高校都加入了改革試點行列,其中就有他們化工學院。
而且每所試點學校的分配方式還是不同的。
有的學校是半包形式,也就是一部分學生由上級主管部門包分配,另一部分由學校做主。
有的學校是完全由學校做主,根據社會需要和畢業生的情況,提出建議分配計劃,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后執行。
還有的學校像高考填報志愿一樣,讓學生根據各單位的招收條件,自己填
報志愿,
經過學校推薦,
用人單位考核以后,擇優錄取。
化工學院采用的就是最后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