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還行,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沒什么項目呀”
曾浩田早知道他那邊的情況,寬慰道“項目會有的,總要有個熟悉的過程嘛。”
狄思科笑道“項目確實找到了,就是沒錢。”
他簡單介紹了經合辦想開個農貿公司的想法,又問“經委那邊,有沒有相關的農業項目自帶項目資金的那種”
“農業項目得去找農委啊,我們現在主要負責工業工作。”曾浩田停頓片刻,斟酌著措辭說,“農委也夠嗆能管經濟上的事,你們要是想要項目,最好還是去商業局找找。”
“市蔬菜公司是商業局的親兒子,有這方面的項目,肯定先往那邊傾斜。”
曾浩田勸道“你們開這個農貿公司跟工業半點不沾邊兒,想在經委討資金是不可能的。要么去農委搞星火計劃,那個是針對農業科技項目的,只要有合適的項目就能申請補貼。要么別管蔬菜公司,直接去商業局找找路子。或者你往老東家那邊跑一跑,看部委里有什么項目,最好能直接帶帽下到你們區里”
狄思科還是聽勸的,跟老曾聊了一會兒,放下電話就琢磨起他的建議。
因著之前當過副廠長,他在市里只跟工業口和貿易口的人還算熟悉。
跟其他單位,基本說不上話。
他倒是有同學在商業局工作,但年紀太輕還沒成長起來,跟項目資金有關的問題,他插不上手。
與其耗時耗力在市里找路子,不如回老東家碰碰運氣。
打定了主意就行動,讓周健將在家看家,狄思科自己輕車熟路地回了經貿部。
袁媛剛開完會回來,在辦公室門口看到他,就笑著調侃“狄主任,怎么不進去坐坐當了主任以后,看不上我們這間小辦公室啦”
“里面只有倆小姑娘,我都不認識,哪好意思進去坐啊”
他已經離開翻譯室五六年了,翻譯室可以用物是人非來形容。
連以前那個悶不吭聲的袁大姐,都學會調侃人了。
果然還是工作鍛煉人呀
袁媛邀請道“你好久沒回來了,進去坐坐吧”
dquo”
袁媛表情微妙,“放心吧,遇不上龐老師,人家上禮拜升職當翻譯室的副主任了,輕易不回英語組的辦公室。”
狄思科最近忙著自己的工作,還真沒關注部里的動態,驚訝地問“翻譯室有人員變動啦除了他,還有其他人被調整嗎你怎么樣”
袁媛在翻譯室工作七八年,也算是老資歷了。
“我就那樣吧,現在是副科享受正科待遇了。”袁媛低聲說,“崔主任今天未必有時間跟你吃飯,她剛升了副司,還挺忙的。”
“升職啦那更得給崔司長賀一賀了”狄思科看了眼手表說,“到午飯時間了,咱一起去找她吃飯唄”
袁媛在崔主任跟前還是不太能放得開,搖頭說“你去找她吧,我可不想往前湊。”
“那我可走啦你中午找你家老張一起吃吧,我就不當電燈泡了。”
袁媛前兩年在本單位找了個對象結婚,對方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兩人算是門當戶對,都是從山溝溝里飛出的金鳳凰。
袁媛點頭,正想著送送他,一回身就碰上了匆匆走過來的龐慶祖。
她客氣地喊了聲“龐主任”。
龐慶祖從鼻腔里“嗯”了一聲,就想直接從她身邊經過。
狄思科打量著龐慶祖那透亮的發頂,也笑著喊了聲“龐老師”
自打狄思科和汪妍妍先后離開英語組,喊他龐老師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連最先喊他“龐老師”的方堃,也在他升職當組長后,改稱他龐組長。
所以,龐老師這個稱呼,對龐慶祖而言,真算是久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