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當初的兩萬塊買斷費相比,可以說是大賺特賺了。
可是28萬,給四兄弟平分以后,每人只能拿到7萬塊錢。
想用7萬塊在北京市內買房是不可能的,如今的住房全部商品化,再沒有兩萬塊買斷公房的好事了。
林桐跟男人商量“要不咱們要房子吧,然后把差價補貼給老二他們。”
“咱倆現在不可能一下子拿出21萬。”狄思國說,“要是不能一次性給齊,萬一過兩年房價又漲了,這錢要怎么算”
林桐后悔道“早知道當初就在老三買房的時候,先給他五千塊錢了。”
“現在說這些沒意義,咱們還是看眼前吧。”
夫妻倆把家里所有的存折都翻了出來。
林桐跟二舅媽合伙投資了苗圃,這幾年賺了20多萬。
去年苗圃擴大規模,她又追投了12萬。
平時家里開銷的大頭都由狄思國的工資和外快支應,但她賺了錢以后,總想給家里改善生活條件,往這兩間小屋子里添了不少大件。
所以,他倆手頭只有8萬存款。
“要不咱跟二舅媽商量一下,從苗圃拿13萬出來”大哥提議。
“錢投進去就買材料建溫室了,二舅還從銀行貸了款,錢全都壓在花圃里怎么拿錢”
大哥想了想說“這兩間房子不是咱們一家的,要商量還得全家人一起商量,看看其他人是什么打算。”
以前是兄弟幾個自己決定就行了,現在所有兄弟都成了家有了娃,肯定還要跟媳婦商量的。
大哥很快就聯系了郭美鳳,想要組織一次家庭會議,聊聊這兩間房子的問題。
郭美鳳心說,該來的總要來。
嘆著氣給其他幾個兒子打了電話,讓他們周末帶著媳婦來北海公園,大家一起說道說道關于老房子的事。
然而,到了約定好的這天,五個兒媳婦中,只有老大媳婦來了。
老房子跟狄思科沒關系,于童自然不會摻和,大清早就帶著女兒去中央音樂學院拜師了。
鐘曉莎不差那幾萬塊的拆遷款,將事情完全放手給了老二,讓他自己拿主意。
蘇曉原本想來的,但是聽說盧娟因為孕期反應大,不會出席會議后,她也打消了參會的念頭。夫妻倆關起門來,商量了一個可以接受的底線。
四個有分房資格的兄弟里,老二最有錢,要是按照他以往的做派,八成會直接說,房子他就不分了,讓其他兄弟分吧。
但他這次并沒有先放炮。
一方面是因為這房子是他親爹留下的
,作為親兒子,他有分房子的權利。
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年大家的日子都過得不錯,大嫂還跟二舅媽合伙做了生意,聽說收益還挺可觀的。
既然如此,他就沒必要發揚風格了。
說實話,他這些年一路走過來,欠老五的比較多,老五給他出過不少賺錢的點子,他也拉著老五的虎皮扯過大旗。
但是,他還真不欠大哥什么。
他倆的年紀只差三歲,當年大哥接班捧了鐵飯碗,他卻成了無業游民在胡同里瞎混。
他吃的喝的都是自己想辦法倒騰的,沒怎么用過大哥的工資。
大哥那些工資基本花在了三個弟妹和彬彬身上。
所以,如果大哥說,他現在有困難,暫時拿不出這筆錢,以后再慢慢還給他。
這算是大哥大嫂的一個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