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都有房有存款,結婚的事就很好談了。
等到他們在四個月后正式拿到結婚證的時候,狄思科和于童也各自拿到了一本畢業證書。
狄博士的博士研究生一讀就是六年,跟當年那位博士市長不分伯仲。
張教授在弟子畢業這塊兒卡得挺嚴,他要是今年還不能畢業,就真的沒機會拿到博士學位了。
所以,狄思科今年發了狠,把手頭的很多工作都放下了,專攻他的博士論文。
終于在頭禿之前,過了張教授那一關,拿到了博士學位證書。
他也終于可以大方地接受“狄博士”這個稱呼了。
說實話,相比于狄司長,他真的更喜歡狄博士,一聽就是很聰明的文化人。
由于一連擁有兩名六年才得以畢業的博士生,張教授也得到了一個“張六年”的外號。
張六年的名號在一定圈子內迅速打響,很多有意向拜入張教授門下的在職干部,都打消了這個念頭。
六年,不但時間長,而且交的學費也多啊
這博士他們讀不起。
與狄博士幾乎同時拿到畢業證的,還有于童。
于童初中沒畢業就被選入歌舞團跳舞了,嚴格說來,她讀的那叫藝校。
在八九十年代做生意,沒人會特意詢問你是什么學歷,只要能賺錢就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但時代在發展,商人也有學歷鄙視鏈了,不但媒體會披露某某公司老板的學歷背景,商圈內部也會根據畢業院校搞小團體。
于童生意做大以后,知道自己在教育背景方面存在很大短板,有些事情不能總靠直覺和運氣。
所以,她讓二狗子推薦了很多書籍,私下自學不少課程,還花錢上過一些短期培訓課。
不過,二狗子去讀博士以后,她也決定提升學歷,花了大把時間和大把鈔票去高校讀了一個eba。
以后總算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學歷了。
兩口子都拿到畢業證那天,一起出去慶祝了一番。
狄博士陪著媳婦去游樂園坐了三次過山車,在車上大吼大叫,將這段時間的緊張和郁氣全都吼了出去。
第三次從車上下來時,倆人都一臉菜色。
于童靠在二狗子身上說“我就說嘛,不能太放縱。”
“來坐過山車可是你提議的。”
“我提議坐一次就好了,是你非要拉著我坐第二次和第三次的。”
“那我不是怕你沒能徹底發泄出來嘛。”
兩個剛從過山車下來,仍然氣若游絲的人,就這樣靠
在一起嗆嗆了起來。
于童對待這次讀書機會特別認真,與很多混學歷的商人不同,她幾乎每節課都去報到,從沒逃過課。
而且平時在生意上挺看得開的人,在學業方面卻特別玻璃心。
她作業完成得比較認真,有時候老師會將她的作業拿出來在課堂上點評。
要是哪堂課上,老師沒有點評她的作業,她就開始多心了,懷疑自己作業做得不好,回家還要讓狄思科跟她復盤。
狄思科幫她復盤了幾次,覺得沒什么問題,很可能就是課堂時間有限,老師跳過了點評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