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勻呼吸,安戈涅閉上眼,逐一排除心頭的雜念。她的意識高度集中,耳畔舒緩的白噪音逐漸淡去,默數到十,再啟眸,她聽不到任何來自環境的噪音了。
她盯著仿佛近在咫尺的手,想象著自己的精神力穿過玻璃墻,包裹住提溫的指尖,而后是第二指節、再向上向外擴散,宛如大地之上漂浮的薄薄云層,逐漸下壓,緩慢地靠近哨兵那不太常規的精神圖景。
她看提溫的手,他則注視著她的臉,一眨不眨。
與剛才做護理時無處下手的感覺截然不同,提溫精神層面上的存在竟然變得穩定鮮明了許多。是否對靠近的精神力心存抗拒、對建立鏈接是否有信心這樣的心態變化直觀地體現在了精神上。
雖然提溫精神領域依舊在迅速發生變化,但變動的速度她完全追得上。
一點點地,安戈涅收攏精神力編織成的防護網。她的視線逐漸上抬聚焦,與提溫四目相對。
這是關鍵的一步。
適配度評判標準不僅僅看向導能否完整地包裹住哨兵的精神體,還會參考彼此精神力接觸時的排異反應強弱。
而排異反應很多時候與接受測試雙方的能力還有意愿都無關。哪怕脾性不合,有的人的精神就是能順暢地融合交疊。同理,意氣相投的哨兵向導也可能因為排異反應強烈最后放棄結合。
當然,并不是說互相排斥的哨兵和向導就絕對無法建立穩定的鏈接、成為優秀的搭檔。只是要走到同一步,總要花許多額外的力氣。不是所有人都甘愿走那一段彎路。
安戈涅在這方面是幸運的,與大多數哨兵的精神圖景接觸時,她都幾乎感覺不到抗拒。這次也不例外。
對她而言最難的是下一個步驟與哨兵原有的精神屏障融合,短暫接管哨兵的感官,真正成為隔絕他們與外界的那面盾。
還在圣所接受教育時,安戈涅的導師曾經這么評價她她的精神力遠遠比她日常的行事作風要強勢。這使得她能輕松壓過哨兵的排斥反應,卻也有了功率大
續航差的毛病,難以再分出余力處理鏈接需要的細膩操作。
但提溫沒有精神屏障。
因此,安戈涅還沒反應過來,她的精神力就徹底包裹了他。
不知道建筑物哪里的腳步聲和說話聲哪怕隔著白噪音的帷幕,依舊響亮得宛如雷鳴;空氣中通風管帶來的塵埃氣味有一點雨后的土腥氣;包裹著身體的異物觸感,像一層不合身的皮,那是衣服;光影細微的變化,空氣的流動,室溫在房間不同位置的不均勻分布,地面最輕微的震動,全都第一時間被捕捉,化作神經系統內部的電位變化,成為新的刺激
洪流般的信息撲面涌來,安戈涅的思緒有須臾的靜止,只以本能維持著精神力沒有退縮。
這就是提溫感受到的世界,已經處在嚴密物理隔絕下,他的世界依然嘈雜、刺目、沒有片刻安寧。
而短暫的數秒間,安戈涅和他字面意義上的感同身受。
她驚訝極了,這是她第一次那么順暢地與哨兵共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很快收心,將大浪般向兩人的意識拍擊而來的感官刺激逐一攔截削弱。
呼吸變得急促,掌心微微出汗,安戈涅感覺極限已經近了,咬牙堅持。她從來沒有那么順利地建立鏈接過,更不用說走到接管感官這一步。
只是為了證明她也可以,她也要再多忍耐一點、堅持多一秒。
提溫忽然用力抽了口氣。
她以為屏障哪里出了問題,有些慌亂。映入眼簾的,卻是金發青年如墮夢中的微笑。她一怔,緊繃的心弦卻不由自主一松。
大貓輕盈地穿過隔離墻,繞著提溫的腳邊嗅來嗅去。他也抽動了一下鼻尖,輕輕嘟囔“聞不到了”同時好奇地仔細打量四周。
他就像個誤入新世界的孩童,這間熟悉的白噪音室變得仿若初次造訪般新奇陌生。
而后,他低眸觀察自己的雙手,手指在玻璃上滑動,體會著無機質地屏障的涼意和堅硬。他畫著無意義的弧線,視線追著自己的指尖,而后幾乎是必然的,兩人再次隔著玻璃,看進彼此的瞳孔深處。
“這個世界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原來就是這樣清凈、這樣輕盈的嗎”提溫輕聲問。
安戈涅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其實也不需要她回答。她更不愿意貿然表態、讓他誤以為她在憐憫他。
好吧,真正體驗過了沒有屏障的哨兵是什么感受,她很難不生出些微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