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沒了糧草支援,攻城能更快。他這邊趕緊把東西藏好了,然后配合老將軍盡快拿下城池,這樣糧食八成能保全。
傳訊兵感覺自己和自己的馬都快跑斷腿了,但他還是咬牙應下,轉頭再回王翦大營。
坐鎮大后方的扶蘇可不知道前線這么熱鬧,王翦和李信兩人湊在一起太廢傳訊兵的小命了。
他正捏著筆,絞盡腦汁地回憶各國的人口戶數。
這個數據還是相當重要的,可以估算出各國能征到的兵力多少。當初燕國刺秦獻上的不止有督亢之地的輿圖,還有記載了這些內容的卷軸。
但是時間過去太久了,扶蘇不太能想得起來這些。
如果要問他大秦一統之后,每年各地的人口戶數,他說不定還能答得出來。可是各國各地的,就不好說了。
畢竟扶蘇沒事為什么要關注這個六國早就被滅了。后續又經歷了遷移、戰亂、生死更替等等,情況早就大不相同。
扶蘇放下筆嘆了口氣,覺得還是逼迫各國主動報告數據更省事一點。
王賁又溜達了過來。
不過他這次來不是純粹為了
閑聊,而是得到了咸陽處的回信。其中有一封是指名給長公子的,他自然第一時間親自送來了。
扶蘇接過來看了看,是他親爹的字跡。
意識到里面的內容可能不適合當著王賁的面看,扶蘇便做出了難為情的模樣,看了王賁一眼。
王賁秒懂,當即表示自己在外等候,公子可以隨時傳喚。
他心想王上給公子送的信里應該沒寫什么家國大事,而是私底下的父子交流。
王賁滿腦子琢磨著王上到底有沒有在信里寫類似“寡人很掛念你”
“獨自在外過得可好”
這種關心兒子的體己話。
一邊覺得王上不是會說軟話的人,一邊又瘋狂腦補。抓心撓肝地好奇信中內容,臉上不由得帶出了一點微妙的笑容。
唉,王上畢竟也是人,當爹的哪有不記掛兒子的呢。像他,就很懷念自家的小崽子王離。
難得見到王上這么有人情味的模樣。
事實上,信里只有一個憤怒老父親的斥責,對兒子不打招呼就亂跑的行為表達了十成十的不滿。
扶蘇不痛不癢地翻完,感慨一聲父親真別扭。
他都抵達大營這么久了,斥責信這才送過來,效率也太低了。
根據他的經驗,父親肯定已經不生氣了。只是拉不下臉直說“為父原諒你了”,又實在想和兒子通信,所以才會在信里寫這樣的內容。
實際上秦王政就是想聽兒子說軟話,主動認錯,好把這次的事情揭過去。
扶蘇作為一個體貼的兒子,當然不能叫父親為難。
他當即提筆回信,誠懇地道歉,請父親寬恕自己這一次。他保證回去之后都乖乖的,再也不亂跑了。
寫好后將信裝袋,交給了傳訊兵。想必父親得到了這個臺階,應該能開心不少。
信還沒送出大營,扶蘇已經開始期待父親的下一次的來信了。
扶蘇將父親的親筆信妥善收好,這才傳王賁進來說話。
王賁看著長公子滿臉笑容的模樣,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果然,即便是王上那樣嚴肅的人,也是會關懷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