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聽那位疑似李廷尉追隨者的學子說
“當時荊軻被太子扶蘇追殺,左支右絀,狼狽不堪。他決定最后拼死一搏,和太子同歸于盡。
李廷尉正好追過來協助太子,見狀大喝一聲殿下小心。接著縱身撲去,將荊軻撲倒在地,太子趁機一劍將其擊殺。”
齊國學子聽完贊嘆
“李廷尉真是奮不顧身果然是我輩法家弟子的楷模”
秦王政點評
“李斯可以試試法家和小說家同修。”
有這個編故事的本事,不寫點什么可惜了。
扶蘇“噗”
不過他們很快就知道,不止李斯很會編故事,王綰也不遑多讓。
另一名學子提出了異議
“不對不對,我聽說的故事里沒有李廷尉。分明是王御史先沖上去的,一腳絆倒了荊軻,非常有急智。”
秦王政
王綰濃眉大眼的,居然也是這種人。
扶蘇險些笑倒在桌子上
“可見大殿內臺階太高,妨礙了諸卿沖上來護駕。我大秦群臣個個身懷絕技,沒有施展的空間著實可惜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終究沒有崩住表情。他干咳一聲,以拳掩飾笑意。
隔壁桌就到底是誰協助的太子擊殺荊軻爭吵了起來,這番爭吵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很快有個老者背著手走過去,搖頭晃腦地說道
“你們講的都不對。”
一桌人都安靜了下來,聽他有什么新的見地。
就聽老者說
“聽聞咸陽宮殿內臺階太高,群臣還
沒能沖上去,太子就將刺客擊殺了。”
無字驚鴻提醒您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扶蘇和秦王政來了點興致。
老者繼續往下說
“所以撲上去的那些都是假的,只有太醫夏無且那一版是真的。夏太醫眼看趕不及,情急之下投擲出腰間的藥囊,精準砸在了刺客的臉上。刺客被藥囊阻攔了一下,沒能避開太子的攻擊,殞命當場。”
秦王政白期待了。
扶蘇你還別說,這個有點道理。
可見大家編的版本里,只有夏無且一個人沒有脫離實際,藝術加工的比例最小。
而且上輩子夏無且確實干過類似的事。
當時父親忙于奔逃沒想起來傳喚侍衛捉拿刺客,眾臣都沒帶武器,沒有王命也不敢隨意上去相幫。
一籌莫展之際,夏無且靈機一動解下腰間藥囊擲向荊軻。雖然不見得有多少用處,但事情結束后父親倒是十分感動,還感慨過一句“無且愛我”。
這一世夏太醫不幸錯失了救駕之功,不過就算父親不知道這件事,扶蘇也記著,自會從其他方面報答他。
而且誰說父親不知道呢
扶蘇之前同父親說起荊軻要行刺的時候,細細描述過當時的情況。什么王負劍、秦王繞柱、無且愛我,秦王政其實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