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魏之戰進行得十分順利。
魏國南邊的守軍數量實在不夠看,被調去北邊的又沒辦法飛過來幫忙。
于是便陷入了如今的困局魏王明明已經收到了敵人從南邊打過來的消息,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
同一時間,秦國在為薨逝的太后趙姬舉辦喪禮。
由于趙姬生前待遇不怎么樣,雖然大家都努力粉飾太平了,但做過的事情畢竟留有痕跡。為了不落人口舌,喪禮就舉辦得格外盛大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為了對外展示秦王的孝順,哪怕這個孝順并不存在,因為趙姬不配。
不過沒人會直接說出來,大家默默地促成了這件事,假裝一切都很正常。
少府令有點拿不準兩位掌權者的心思,于是特意前來詢問太后的陪葬品應該按照什么規格置辦。
秦王政緘默不言。
扶蘇看了一眼父親,見他心情不虞,便微笑著說道
“父親自然是孝順祖母的,只是如今大秦還在打仗,不好勞民傷財。能為祖母辦一場盛大的葬禮,已經是大秦咬著牙湊出的錢財。陪葬品微薄一些,想必祖母泉下有知也不會過多計較。”
,
,
,
heihei,
dquo”
來算,宣太后才是第一位,是從她開始稱太后的。所以往前數,就沒有舊歷了。
從宣太后至今,大秦也沒幾個太后,可以參照的人數有點少。
不過問題不大,追封一下就好了。照著族譜扒拉一番,或者去太廟
瞅一眼,
很快便能列出一堆名單。
這些人里頭,
難免有點西周時期的老先祖。而西周那會兒秦國才剛剛獲封秦地,家底還很薄,搞不了太宏大的厚葬。
因此少府令很快拿到了最低檔的太后陪葬品規模,看了看,感覺有點心虛。
“按照這個來弄,會不會太寒酸了一點”
六國會嘲諷他們秦國窮酸的吧嘲諷倒無所謂,就是擔心他們會質疑王上的孝心。
不妥不妥。
少府令拉了一堆下屬開會,最后大家決定陪葬品種類按西周時期來,數量可以多翻幾倍。反正絕大多數都是陶器,這個又不值什么錢,多做幾窯就是了。
少府令最后拍板
“先做幾百個陶罐,再做幾百個陶盤。用顏料給它涂成彩色的,這樣看著比較值錢。”
同樣都是彩色顏料,有的顏料產量大成本低,有的產量小價格高。這里頭的造假是可以瘋狂壓縮的,畢竟太子都說了現在大秦打仗缺錢。
最后東西往陵墓里運送的時候,金銀寶物放在木箱上層,陶罐之類的藏在下頭,路過的人只能看見箱籠打開后表層的好東西。
少府令,一個無師自通學會了后世嫁妝作假糊弄手段的奇人,得到了太子殿下“卿果然很適合當少府令”的極高評價。
扶蘇大秦就需要這樣會替秦王省錢的少府令。
少府令穩了穩了,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干到退休了
少府令高高興興地領賞離開了。
秦王政想了想墓葬里塞滿陶器的樣子,默默地把那個畫面從腦海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