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
“其實也沒那么多問題亟待解決,是我步子邁得太快了才會遇見。況且還有許多朝臣協助,倒也不必我事事自己想對策。”
秦王政抓住了重點
朝臣無用,還需你事事親為”
怪不得以扶蘇憊懶的性子,還會做出什么事情都要過問一遍的操作。肯定是習慣了下頭的人做不好事,都得等他來把關。
事實證明,那些人做事確實容易留下漏洞。光是這幾年,扶蘇也長期處在四處給人查漏補缺的狀態下。
但這并非是因為朝臣無用,而是因為朝臣經驗欠缺。
沒辦法,第一次天下一統,皇帝和臣子都是生手。很多稀奇古怪的漏洞都是后續暴露出來的,在此之前根本想不到還能這樣。
而扶蘇恰好經歷過漏洞不斷暴露的過程,習慣了跟著父親和臣子一起亡羊補牢。
重來一次,他就干脆利用經驗提前替大秦堵上漏洞。
秦王政從結果倒推,只看到兒子到處救火了。于是誤以為扶蘇上位之后也在整日里給朝臣擦屁股,其實不至于。
可扶蘇的解釋,秦王政是不聽的。因為某人撒謊太多,說話沒有可信度。
秦王氣惱道
“難怪你英年早逝,都是臣子無用。培養官吏刻不容緩,寡人多派幾個人去協助陰嫚他們修改教材。”
希望官學里養出的新一波官吏能夠給力一點,多出幾個大才。
扶蘇想說我這都算英年早逝,比我少活了幾年父親你豈不是更英年早逝。但是想了想還是沒開口,他不想提父親駕崩之事。
他將裝了柘漿的杯盞捧到父親眼前
“父親莫氣,您好好保重身體,爭取多活幾十年。兒還等著您將一切都梳理好了,以后繼位撿個現成的便宜呢,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秦王政拿過杯盞一飲而盡,喝了甜水之后郁氣消散許多。
他一想也是,這次他能提前替扶蘇把一切阻礙都掃平。只要他做的準備足夠充分,兒子就不用再受累一次了。
不過沒用的臣子還是要罵的。
今天是誰提了個餿主意來著李斯是吧上次讓他去修改秦律也不知道他修得怎么樣了,正好一并問問。
于是李斯好不容易掙脫王綰的挽留回到府中,就迎來了王上的使者。滿頭冷汗地聽完王上對他工作效率低下的不悅,心里把王綰這個拖他下水的家伙罵了個狗血淋頭。
罵完之后李斯忽然反應過來,對啊,他手里還有修改律法這么重要活要做。這么一來王綰的那個私下會議他就沒空參加了,正好借機拒絕參會。
李斯迫不及待地叫人去給王綰傳信,表示后續不用再喊他一起了。
未曾想這個傳信不僅沒有達成目的,還適得其反。
王綰一聽他在改律法,一拍大腿。
哎呀這不巧了嗎正好他們后續要商討的細節里也需要增改相應條例,直接來李斯家里討論還更方便一些。
就這樣,李斯不僅沒躲過開小會,還被迫貢獻出了自己的府邸作為開會場所。
王綰打著小算盤
以前提起“官府購田令”貴族們都覺得是我攛掇的,現在開會地點換到了李斯府上,就能對外說李斯才是這件事的主導者了。
十分完美,活靶子成功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