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這段時間的心情簡直就是起起落落又起起。
從上回兒子搞事情開始,他就沒安心過。結果一波未平,昌平君又開始了。
李斯首先,我沒有得罪你們任何人。
昌平君張口閉口都是他李斯如何如何與太子秘密交往,倒是換個人說啊。太子手底下那么多大臣,怎么就逮著他一個呢
幸好王上幫忙解圍了。
其余臣子面色各異地旁聽完全程,心情十分復雜。
昌平君說得煞有介事的,弄得他們也不得不信。但李斯這老小子不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合嗎他們兩個什么時候勾搭上的
不是他們對昌平君的信任度太低,實在是這件事就很離譜啊。
可惜當著王上的面,他們也不能旁若無人地討論起來。否則高低得爭論一番,李斯到底是不是太子的人。
如果是,那李斯可真夠厲害的,居然成功和太子化敵為友,還投入了對方麾下。以后有的是富貴前程等著他,難怪之前被太子針對也不急不躁,原來早有謀算。
如果不是,那昌平君可真能編。王上說不準也是看出了此事不實,這才為了維護太子干脆主動攬下。
太子真受寵,這可都是王上的一片愛子之心啊
畢竟換個爹來的話,就算看出了事情是假的,也頂多駁斥彈劾兒子的人。但這樣的駁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眾人對父子矛盾的揣測,下次換個人依然會繼續彈劾。
像王上這樣處理就不同了,管他李斯是不是太子的人,王上認了。那么李斯不是也得是,以后就得老老實實為太子干活。
既解決了旁人的猜疑、展示了自己對兒子的寵信,又順手幫兒子化敵為友、攏到手一個能干臣子。
還有人則思索著,萬一李斯真的和太子私下勾搭了呢那王上這么說,到底是當真知情還是不知情但愿意為兒子打掩護
知情就是放任太子結黨,他好愛太子。
不知情就是明明聽說太子結黨,結果不僅不責罰居然還幫忙善后,他更愛了。
一時間,滿殿臣子都對太子的受寵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昌平君氣得發抖。
他精心準備的彈劾,居然被秦王一句話就給徹底擊碎了。沒有起到一點作用不說,還成全了扶蘇更穩固的儲位。
昌平君無法理解,秦氏怎么會出這樣一對父子。
往上數多少代都看不見什么父子親情的,為什么到了秦王政和太子扶蘇這里就突變了王室中不是應該權力為先的嗎親情能值幾個錢
從秦王政這邊挑撥父子關系看來是走不通了,好在昌平君還有其他的預案。
光靠儲位動蕩還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昌平君想要整個咸陽都亂起來。所以他還抓了不少人的把柄,打算一口氣都丟出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讓他遭受巨大損失的蒙毅。
可惜蒙毅自己沒犯過什么錯,只能從蒙氏下手。
蒙氏一族人數眾多,總不可能每個都毫無破綻,譬如族人蒙嘉就喜愛收受賄賂。
秦王政早知他會對蒙氏發難,見狀并不意外。
權貴家族中都會有點拖后腿的存在,哪怕秦王看不慣也難以阻止。昌平君主動跳出來拉仇恨,他求之不得,正好趁此機會將不懂事的族人收拾了。
天下即將一統,這些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難免會居功自傲。雖說在他跟前依然小心謹慎,但出去面對外人可就不一定了。
對上恭敬對下猖狂的大有人在,這樣的狀況不利于大秦統治。趁著楚國被滅之前削一波各家作奸犯科的族人,也好叫他們意識到無論何時都得心懷謹慎,不要太飄。
昌平君還是太不了解帝王心術了。
他從未站在君王的角度看待事情,當久了臣子,視野受到了局限。而且他還是個懷有一心的臣子,甚至都沒辦法和秦臣共情。
所以昌平君只能看到揭發此事后秦王處置掉一大批人,會造成朝野動蕩。卻看不到受罰的家族會因此恭順謙卑起來,其他未曾犯事的家族也會引以為戒,總體來說對大秦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