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么多崇拜他祖父的人,李左車頓時生出了一種親近感。大有一種“只要你佩服我祖父我們就是好兄弟”的架勢,迅速與武將子弟們熟悉了起來。
李左車落落大方地解釋道
“我一直陪祖父在隴西,沒有跟我爹去代地。祖父聽說很多武將子弟都在咸陽給太孫當伴讀,就把我送來了。”
李左車之父雖然身在代地,但他絕不可能傻到把兒子一起帶去。要在秦國留下足夠的人質,秦王才會放心讓他駐守代郡。
所以兒子干脆留在了老父身邊,還能同叔祖那一支的晚輩們一起玩耍成長。
李父認為,既然已經決定要投效秦國,那就得從下一輩開始扭轉他們的觀念。兒子若是繼續生長在代地,難免會受到這里的趙國舊人影響,萬一生出反秦之心就麻煩了。
這兩年李左車都是和李信家族的一代們同吃同住的,已經徹底不排斥秦國了。老將軍李牧感覺時機成熟,是時候讓孫兒打入大秦的核心武將集團。
再不送來咸陽,等那些武將子弟長成,李左車這個在外頭長大的,就很難在融入進去了。
秦王政和扶蘇自然樂見李左車融入圈子,這是代郡李氏的投誠。所以扶蘇親自送了李左車前來,路上順便詢問了一下隴西的情況。
李左車表示,祖父在隴西待得還算開心,隔三差五可以騎馬上陣去打匈奴人。就是可惜那邊的匈奴來犯次數不多,匈奴更愛往燕國的方向跑。
沒辦法,秦國是快難啃的硬骨頭,不如燕國好欺負。
李左車問扶蘇
“祖父什么時候可以回代郡打匈奴呢”
扶蘇答道
“快了,請老將軍再等一年。”
楚國滅亡之后,就不用掩飾了。到時候李牧不用顧慮剩下的燕楚,可以直接回到代地。
如果覺得在代地打匈奴不過癮,等燕國被打下來,還可以去駐守燕國邊境。那邊匈奴更多,打起來的機會也大。
李左車躍躍欲試地說道
“燕地太危險了,還是留給我吧,祖父在代地養老就挺好的。”
扶蘇有本事你當著你祖父的面說。
確認了李左車成功憑借李牧的威名融入集體之后,扶蘇就沒有留下來叨擾他們了。和王離、楊明舒示意了一下之后,他悄悄離開了六英宮。
關于昌平君的輿論風波還沒有結束,要徹底消弭掉前一輪謠言的影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達成的。
現在城里還有一部分人相信昌平君確實是遭受了迫害,所以才會選擇逃跑。
這里頭自然有六國舊貴族的殘余勢力在攪渾水,不放
過抹黑秦王的機會。
扶蘇干脆決定趁機徹查一番,將所有伸手的家伙都揪出來。等清理完畢,即便咸陽中還有漏網之魚,剩下的也只是零星一點。
經此一遭,咸陽城應當可以真正達到扶蘇心理預期上的完全由秦王掌控。
不過在收網之前,還有一筆賬要算。
昌平君逃走后,他的黨羽遭受到了全面清洗。扶蘇命人將那些人的照身帖分送去了各家貴族府邸,并表示
“太子已經替諸位處決了昌平君的爪牙,從前的恩怨便一筆勾銷吧。”
送來的照身帖上還沾染著血腥氣,顯然是剛從刑場的尸首上取下來的,有的甚至被鮮血浸透了。
收到“禮物”的貴族們渾身一涼,驚覺這是一次警告。
家中女眷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當家夫人便問道
“這王上可是疑心我等也會如昌平君一般得勢忘形,警告夫君安守臣子本分”
他們的夫君卻面色煞白
“不是王上,是太子。”
下令處決昌平君那些囂張黨羽的分明是王上,來送東西的人卻口稱“太子”。這是在明確告訴所有人,這次送東西的舉動是太子授意的,與王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