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財物哪怕是拿去購置軍需糧草都比白送給秦王要好,奈何昌平君是匆忙出逃,根本沒法攜帶太多錢財。
接下來,他恐怕只能接受楚國貴族的接濟了。
這次可不像是上輩子那樣,即便被貶去陳郢也能收拾行囊帶上家眷仆役一起去。他只帶了個弟弟走,連家小都一并丟棄在咸陽城中了。
手里沒有任何資本,只剩下個楚國公子的名頭。昌平君的所有本錢都來自楚國貴族,以后肯定要被貴族拿捏得死死的。
他還想當“西楚王”,就他這樣“東楚王”都夠嗆,萬一真打退了秦軍,他以后的日子還不一定有東周天子舒服。
扶蘇問
父親
“昌平君與昌文君的家小如何處置”
秦王政眉頭微皺
“一人的生母畢竟是宗室公主。”
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對方生前好歹也是莊襄王的姐妹,是秦王政與扶蘇的長輩。宗室那邊的面子還是要顧忌的,不好直接以罪人處決。
而且昌平君兄弟一人這些年扎根秦國,娶的也是秦國貴女,其夫人背后的家族也想保下他們母子。
扶蘇提議道
“既然孩子有雙方血脈,那為何只能傳父親一脈的姓氏”
秦王政微微一頓
“你想讓他們改姓”
扶蘇“這是一個好機會。”
有些家族寧愿過繼族人的兒子也不愿意考慮女兒,美其名曰傳宗接代只能靠男人,實則都是維護男權的胡扯。
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來論證女兒不行,說女兒嫁出去生的孩子就隨夫家姓了。為此甚至都能接受過繼非族人、與自己毫無血緣的孩子,只要能改成自家的姓。
那么為什么外人都能改姓,自己女兒生的不能直接跟女兒姓要改掉孩子隨父姓的原則很難嗎
至少對于先秦時期來說,沒那么難。
當女子在宗族中擁有同等的權利時,這些都不再是阻礙。女族長生的孩子自然要跟隨族長的姓氏,而非族長的普通女性成員,同樣也有延續姓氏的權利。
昌平君叛逃出了秦國,而楚國正在走向毀滅的道路,他的孩子已經可以斷定繼續跟隨父親就是毫無前途。那么為了利益,他們很大概率愿意從此摒棄父脈,選擇延續母族的輝煌。
秦王政很快給兄弟一人的妻子下達了一封手書。
秦國可以立女戶,她們若是愿意,便可自立門戶。以后孩子只傳承她這邊的姓氏血脈,與昌平君再無關聯。
一旦改姓改氏,昌平君就從一個有繼承人的楚王變成了沒有繼承人的楚王。他需要重新納妾生個繼承人出來,這會極大地影響他在楚國貴族之中的支持率。
楚王血脈改名換姓,拋棄祖上榮光,為了榮華富貴,寧愿選擇傳承秦國貴族血統。
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嘗試。
秦王政頗有興致地想到,楚人大概能被氣死吧。
在氣人方面,愛子和昭襄王都可謂是擁有得天獨厚的能力。
扶蘇道
“就是可惜以他們做試點后,就不能嚴格追究他們的罪責了。”
昌平君做的可是叛國的錯事,按理來說應該株連三族的,而且他的妻兒也確實享受到了他這些年權勢滔天帶來的好處。
不過當昌平君的妻子單方面把昌平君變成“入贅”之后,廷尉司這邊定刑就得酌情減輕了。
試點對象直接被處決,那不是白試了
為了脫罪,昌平君的妻子甚至更絕地直接休棄了對方。這樣一來妻兒只需要跟著承擔昌平君叛逃的罪責,后續要是昌平君又做了什么新的事情,就跟他
們一家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