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前線。
秦國自春耕結束后發兵,至今已有四個月了。
四個月,莊稼都要成熟了。
楚人之前春耕的時候就在擔心秦人打過來,沒能安心耕種。如今又著急想回去參與秋收,覺得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所以秦人怎么不著急呢
秋收可是和春耕一樣重要的大事,不早些把糧食收起來,萬一遇上陰雨天氣,可就要爛在地里了。
哦,因為秦人有足夠的耕牛幫忙啊。
哦,還因為不少秦人春季就是在邊境屯田的,收糧食不用大老遠跑回家去啊。
楚人真是越想越嫉妒。
項燕看著心思浮動的士兵們,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情。
秦國的屯田制度很好,但楚國沒辦法學過來。國情不同,君王脾性也不一樣,他學了就是在找死。
自從聽聞王翦冬日帶兵屯于魏楚邊界之后,楚王就著急忙慌地命他率兵前來對峙。
那個時候,楚國還天真地以為這次攻楚帶兵的就是王翦。
王翦嘛,大家都很熟悉了,已經拿到了滅趙的大功勞。他兒子也不遑多讓,滅魏是王賁首功。
如此煊赫的武將世家,秦王怎么就不忌憚呢
楚王一聽來的是王翦,心里還有點竊喜。他覺得可以試著挑撥一下秦國君臣之間的關系,為此還偷偷聯絡過昌平君。
昌平君給他的反應是蠢貨,少做美夢了
王家要是當真受到了秦王的猜忌,他難道不懂趁機挑撥嗎還用得著楚王來提醒。
楚王
楚王大怒,認為昌平君果然有悖逆之心。他警告昌平君最好記得自己是哪國人,別以為秦國真的會接納他一個楚國公子。
昌平君麻了。
競爭對手實在智商堪憂,就這種貨色為什么能當上楚王他可以,我也可以。
昌平君堅定了要回去稱王的決心。
等楚王再想說服昌平君幫助楚國的時候,猛然發現昌平君跑了。探子傳來的消息說昌平君裝病逃脫,咸陽正在追捕他。
楚王這才反應過來,情況好像不太對頭。
這個時候和王翦對峙了三個月的項燕也傳回戰報,表示王翦一直沒有異動,就是在安安分分地耕田。
春季的三個月,對面在老實種地,自己這里嚴陣以待。
被項燕帶來的少數士兵因此錯過了春耕,好在都是附近征來的兵,項燕見勢不妙分批次安排了一部分人去附近的村落耕種。
雖然這么做種不了太多田,但好歹能挽回一點損失。
項燕也不敢讓士兵回鄉,他還得防備王翦大軍突然發難。擔心秦軍是假裝耕種,其實伺機而動。
結果王翦還真老實地種了三個月的地。
項燕也曾試圖偷襲過敵方大營,但秦人種地歸種地,該打仗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屯田制的優勢就在這里,拿起鋤頭
是耕農,換上兵器是戰士。
敵襲還沒靠近,士兵先換武器列陣了,速度很快。哪怕來不及換武器,用鋤頭暫時充當武器也不要緊。
真不知道秦人從哪里弄來那么多鐵制農具,鐵多到用不完嗎
排擠走了機關大師相里墨的楚人自然是想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