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娘那邊借錢失敗,又試圖找父親求情再次失敗之后,小崽子們痛定思痛,決定向討厭的兄姐們求助。
兄姐們存款多,之前也沒亂花,肯定有錢。
其中最好說話的莫過于二兄公子高,被弟弟妹妹們纏著撒了個嬌就心軟了。但公子高一個人的存款顯然無法負擔這么多弟妹,況且他自己之前已經交了不少錢預訂過一批陶俑畫像了。
公子高只好帶著弟妹們去找其他兄弟姐妹支援一二。
眾所周知,兄弟姊妹里最有錢的當屬大兄扶蘇,其次就是長姐陰嫚。但是大兄的錢是別指望了,長姐則是最近帶著妹妹們花用了不少,哪個妹妹銀錢不湊手,都是她幫忙添上的。
長姐這邊估計沒錢借他們,其他姐姐自己還在欠債呢。哪怕長姐沒指望她們還過,她們也不好自己不還錢還把錢借別人。
最后只能去找將閭等兄長借賬。
只要兄長愿意伸出援手,他們就不計較之前兄長們在他們跟前炫耀自己有錢買更多陶俑的事情了。
將閭被這群臭小孩氣笑了
“那我是不是還要謝謝你們寬容大度”
小崽子們笑嘻嘻地抱著分到手的銀錢一哄而散,免得被兄長逮住揍屁股。
將閭也沒去追,只問二兄
“你是不是把錢全部給他們了”
公子高點頭。
將閭恨鐵不成鋼
“他們肯定就不還了,而且你手頭沒錢,過幾天我們相約一起去城里玩,到時候你要怎么辦”
每次兄弟們一起出去,二兄都會主動結賬。大兄不在,他就很有做兄長的責任感。
但據將閭觀察,弟弟們可不是誰都領情的。這么多兄弟,又不是同一個娘生的,真以為所有人都團結友愛呢
排名靠前的公子公主多為楚女所生,他們生母俱是一起從楚國過來的,彼此間還有些交情,關系不錯。
可排名在中間的那部分,情況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秦王政掌權親政,秦國貴族為了討好王上,送了不少美女入宮,大部分都是出身不太好的舞姬之類的。
她們入宮既是為自己博前程,也是為背后的勢力謀利,小心思不少。尤其是生了兒子的,為了權勢難免小動作多一些。
秦王政不怎么管兒女,就給了后宮夫人們可乘之機。孩子在母親的教導下,很難毫無芥蒂地親近其他的兄弟,畢竟那些都是他們日后的競爭對手。
倘若注定所有公子都越不過大公子去,那么至少也要自己的兒子在其他公子里拔得頭籌才行。
將閭每每看見那群弟弟故作乖順的樣子就覺得心煩,他可是聽過他們背地里怎么嘲諷公子高的。
說他“分明不是長子卻擺出一副長兄的派頭,都這樣了還裝作對王位不感興趣的樣子,騙誰呢”。
將閭氣得直接就沖出去把他們揍了。
后面的結果就是他和他們差點一起被父親責罰,
幸好大兄替他求了情,最后被罰的只有那幾個弟弟。
公子高倒是很平靜
“我知道他們對我有意見,不過他們看誰又順眼過對大兄他們照樣有意見。”
之前說酸話指責大兄的人就是這一波。
楚系所出的公子雖然也抱怨大兄小心眼,卻只是發發牢騷,沒怎么往心里去。
他們很清楚,父親和大兄才是他們的依靠。
因為他們的母親是楚女,還是出身一般的楚女,沒有母家可以援助他們。楚國被滅后,他們就真的只剩父兄這唯二的靠山了。
當年楚姬生下大公子后,楚女們見大公子頗為受寵,心里不是不泛酸的。但那會兒楚女們還要報團取暖,有一個被王上寄予厚望的大公子在,總比沒有要好。
那個時候楚女們剛離開楚國沒多久,還存留著一些替楚國效力的心思。她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互相互助,這也是為什么這一批楚女所出的公子十分團結的緣故。
后來時間長了,大家沒那么把楚國放在眼里了。然而習慣已經形成,又見識到了大公子地位無可動搖,再加上兒女們已經和大公子非常親近,楚女們也就認命了。
前些年扶蘇被冊為太子之后,將閭他們都被母親叫去耳提面命了一番。
出身是他們的劣勢也是他們的優勢,他們天然就是太子殿下的同盟,比別的弟弟占盡先機。千萬不能學胡亥那傻子徹底得罪長兄,否則無論誰繼位他們都沒好果子吃。
非楚系所出的公子繼位之后,一定會打壓所有兄弟的,抱團的楚系公子首當其沖。
公子高勸將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