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不必去看父親的表情,就知道他一定對這個提議十分心動。
但他卻遲遲沒有聽到父親點頭答應,偏頭一看,便見父親臉上露出了些許遲疑之色。
扶蘇問道
“父親可是不喜歡”
秦王政搖頭
“如此一來,耗費太大了。”
這個提議聽上去相當不錯,但建造起來也是相當的費時費力。
其實提議并非方士自己想出來的。
他們只管看風水,給皇陵中搞個龐大的山川復原不是以他們的身份敢提的建議。畢竟這是個相當浩瀚的工程,方士也怕被朝臣指著鼻子罵他們蠱惑君上大興土木。
自古以來,方士只有在深受帝王信賴的時候才會飄,才會什么都敢說。但目前的他們顯然還沒混到那個地步,秦王愿意多看兩眼都是仰仗太子的抬舉。
所以,復刻山川是扶蘇示意他們說的,這是當年一統天下后始皇自己的主意。
不知道這一世的父親是不是受到他的影響,開始愛惜庶民起來,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當初父親可是很熱衷于興建宮室的。
每滅一國便仿照其王宮建造一座宮殿,就是后來的六國宮。
但如今的父親一直都沒提建宮殿的事情,即便問起,也是問的玄宸宮建造進度。
扶蘇之前有點拿不準父親這是對六國宮不感興趣,更想早些看見玄宸宮落成。還是當真開始愛惜民力,覺得六國宮其實也沒什么仿造的必要。
如今看來,是后者無遺了。
這是件好事,扶蘇還是挺樂見其成的。
而且咸陽城本來就擁擠,花那么多地和人力物力建六國宮確實有些浪費。六國真正的王宮如今都已經是父親的別宮了,何必再造個仿品出來呢。
不建六國宮,省下來的精力拿去建造玄宸宮,或許真能叫父親早點看到玄宸宮徹底完工。
若是父親實在喜歡,也可以將六國宮中君王居住的正殿或議政的朝宮融入玄宸宮里,成為它其中之一的宮室。
不過,六國宮沒有興建的必要,不代表在驪山陵上也要委屈父親。
扶蘇認為復刻天下山川很不錯,父親既然喜歡,那他一定要安排上。
愛惜民力是一回事,修建陵寢是另一回事。
他努力推動大秦繁榮富強,不就是為了叫父親高興陵墓太過奢華耗費甚巨,他就想盡方法賺錢。
他自己賺來的,他愛怎么用怎么用。
造價低廉的紙張等新式好物賣去六國,給扶蘇帶來了巨大的利潤。這些錢雖然都被充入國庫了,但扶蘇想拿它做點什么,還是沒人會置喙的。
若是擔憂勞役加重,那就只用犯了罪的囚徒修陵,不征發民夫。
正好,隨著六國覆滅,不少貴族選擇私下搞事情反抗秦國。這些人被抓住之后總不能又放了,不如拉去修陵墓。
還有便是六國各地原本
關在府衙囚牢中的犯人,同樣是現成的勞動力。
有些人或許是六國貴族用權勢冤入獄中的,過去接手地方政務的秦吏自然會認真審閱卷宗,無罪的進行釋放。剩下那些確實犯了罪的,扶蘇已經讓人全部押往驪山了。
想到這里,扶蘇便對父親說道
“父親可喜歡方士的提議若是喜歡,便不必顧慮那么多。驪山有足夠的囚徒可以建造任何您想要的東西,倘若不夠,就叫將軍們抽空去剿一波匪。”
即便是在關中各地,也有零散的山匪作亂。想要不侵犯庶民就找到足夠的勞動力,其實再簡單不過。
以前不去剿匪,是因為地方郡縣沒有足夠的兵力。大費周章地派兵入山只為了三兩成群的匪徒,又顯得十分浪費。
但隨著天下一統,戰事停歇,庶民失去了軍功封爵的渠道。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打匈奴打百越打西域,倒是可以靠剿匪稍微賺點功績和封賞。
不一定能分到田,卻一定能分到賞金。
有賞金也不錯,既能叫自己得到實惠,又能造福鄉里,何樂而不為
秦王政聽罷,僅剩的那點猶豫頓時散得一干二凈。
愛子都為他做了這么多準備,他怎能辜負對方的一片好意。既然對民力消耗遠不如預計的多,那便就這么定下好了。
秦王政當即命人叫來墨家之人,和方士一起商討如何建造天下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