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低著頭根本不敢去看上首二位的臉色。
“毅辦事不力,請王上與太子責罰。”
秦王政臉色陰晴不定,沒有回答。
扶蘇嘆了口氣
“郎中令起來吧,罰俸一年以儆效尤即可。”
蒙毅也沒說什么“王上還未發話毅不敢起身”的話,這個時候說這些,豈不是坐實了胡姬所言的“妖孽太子蠱惑君上”
他謝了恩就不再言語,大殿中恢復了一片寂靜。
太子性情轉變的事情很多人其實都發現了,朝中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不可能所有人都當真相信太子以前是在假裝溫厚。
但是王上沒有說太子是妖孽,那么臣子就不會多嘴。
人家親爹都覺得沒問題,你們這群本來就和太子接觸很少的下臣懂什么兒子有沒有被人奪舍,當爹的能不清楚
是以滿朝都沒往妖孽附身之上想,尤其在太子提出那么多利國利民的建議之后。
大家都是很現實的人,變了的又不是自己兒子,能給大秦帶來好處的那就是眾望所歸的好太子。揭穿此事只會讓所有人都下不來臺,還會顯得王上是個為
了國家利益連親兒子的死活都不顧的冷血動物。
不過就蒙毅觀察,太子應該沒有換人。妖孽設想純屬無稽之談,若說太子夢中被先祖點醒了還更合理一些。
事實上,如今朝中針對此事基本就兩個看法。
一種是覺得太子那次禁足病重,病好后大徹大悟。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別的國家在歷史上也有先例。
另一種就是太子可能有什么仙緣,不拘是先祖顯靈還是神仙撫頂,反正太子他清醒了。這種事情在傳說故事里也經常出現,說不準真有呢。
哪家妖孽會跑來幫你治國啊,不都是禍亂朝綱的嗎
胡姬就純屬污蔑。
但無論如何,這樣的話說出來,那就是大逆不道。聽了這話的臣子很可能會被君王處決掉,因為王上必須要保證太子的名譽不會受損。
好在殿中只有他蒙毅一人,蒙毅自認為自己不至于淪落到這個境地。太子也發話赦免他了,他的小命還是很穩的。
角落里的史官緩緩伸出了手不,這里還有一個倒霉鬼,天、要、亡、他
殿中沒人開口,史官瑟瑟發抖,根本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忘記他的存在,永遠不要想起來。
也沒人告訴他太子性情大變過啊這到底是真是假別是真的吧
史官瘋狂祈禱胡姬只是造謠,這樣他小命就保住了。
上首的秦王仍然沒有開口。
他知道扶蘇的轉變總會被有心人發現,但當真聽到有人說他兒子是妖孽時,還是怒不可遏。
胡姬從現在起在他眼里已經是個死人了,可怎么處置這個死人才不會牽連太子,還需要他仔細斟酌。
許久之后,秦王才緩緩開口
“將罪人胡姬押回宮中,她的那些侍者也一并看押起來。”
他得派人去查證一番,看看胡姬有沒有同身邊人說起過類似的言論。
任何一絲風險都不能放過,以免這種說辭被六國余孽利用,逼迫他處死太子。
蒙毅連忙應下,正要將人拖下去,一抬頭忽然對上了史官驚恐的目光。
蒙毅
史官
察覺到不對的秦王和太子也看了過來。
史官好的,我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