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有道理,要不然我們在臨淄開戰時盡量保存實力,叫秦軍沖在前頭。等秦人攻下城池解決完亂黨之后,肯定損失頗多。到時在出手,還能節省一些兵力。”
一群人討論了整晚,并沒有刻意隱瞞消息。
他們覺得自己是待在齊人的營帳中的,周圍全是齊國士兵和齊國將領,怎么可能有人走漏消息呢尤其是附近守衛的,還都是他們各自的親衛。
然而很多時候,奸細就是出自內部。
并非所有守將都對齊國忠心耿耿,或者想借機在齊國爬上更高峰。齊國眼看著山河日下,就算在這里爬到相國之位也沒什么意義,倒不如借機示好秦國呢。
之前還在煩惱該怎么在秦王面前掛上號,機會這不就來了商量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提前甄別一下敵我,就默認所有守將都是自己人,簡直是愚蠢至極
第二天就有好幾個守將悄悄去找蒙恬打小報告了。
來的大多都是小城的守將。
像這樣的人在齊國地位不上不下,正是最好拉攏的那種中層人物。
齊人的算計哪怕事成,也是領頭的那幾個大城守將占據最大的功勞,下面的人分湯喝。那他們還不如告發這群人,去秦國領個大功勞。
更何況那些地位更高的守將也不怎么把他們這些小人物放在眼里。否則也不至于一點都不設防,不就是覺得他們這些地位不高的守將沒膽子揭發嗎
蒙恬最后接見了一位重要城池的守將。
對方當初駐守的是個要塞,地理位置
十分關鍵。他手下的兵卒可不是什么歪瓜裂棗,比旁人的兵都要能打得多。
當初齊王建故技重施逼迫此人跟他們離開的時候,蒙恬就覺得不太靠譜。像這樣底氣足的將領很有可能一口回絕,反正齊王建身邊也有不少齊兵護衛了,缺他一個也沒關系。
結果這人卻一口答應下來,還表現得對齊王建忠心耿耿,愿意為大王赴湯蹈火的樣子。
蒙恬當時就覺得不對勁,這將領肯定有貓膩。
現在他跑來告發同僚,基本就驗證了蒙恬的猜測。對方果然是個內鬼,早就有投靠秦國的心思了。
此人正義凜然地說道
“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與天道為敵實乃愚蠢之舉。我雖只是小小一介守將,卻愿意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蒙恬
蒙恬便問道
“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那人答道
“在下齊國王室族人,田氏名儋。”
蒙恬好家伙,這還是個齊國王室。
你們田氏一族真的很離譜,出了個主動獻國的齊王建不算,又來個背刺臣子投敵的宗室。
怪不得之前這家伙擺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齊王說什么他做什么。感情他不是普通臣子,而是宗室成員。
作為一家人,田儋肯定不能公然違抗齊王的命令,否則要被人質疑是不是也有自立為王的野心。
田儋和他的親戚齊王建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識時務,非常積極主動地把自己都干了什么報告給了蒙恬。
雖然之前他還沒投效秦國,但他背地里其實已經做了不少事了。
比如說一開始有人找到他表示想集結軍隊反抗秦人的時候,是他勸說對方多拉幾個盟友一起的。
當時田儋忽悠對方
“我們的士兵本來就不如秦人能打,如果數量上還捉襟見肘,只怕更沒有勝算。”
對方擔憂拉太多的人會走漏風聲。
又是田儋勸說
“大家都是齊臣,怎么可能背叛齊國呢閣下應該多信任信任自己的同僚,而不是疑神疑鬼,傷了彼此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