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食其確實有忽悠齊王建多留兩個月的意思,不過他沒料到齊王建居然如此敏銳,立刻發現了。
他有點拿不準,齊王建到底是因為這件事牽扯到了他的享受才腦筋轉得快,還是齊王建從頭到尾都在裝傻。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
日子能過得舒坦,就不愛計較那么多。也不管別人怎么看待他,反正他過好了就行。
齊王建明顯是個不愛管事的性子,他喜歡享受齊王這個身份帶來的優渥待遇,但是并不想自己管理朝政。
如果這老小子當真一直在裝傻的話,那他恐怕從一開始就是在故意放任后勝攬權。
反正只要他足夠配合,后勝作為親舅舅就不可能將他趕下臺扶別的公子上位,那么后勝手里有多少權利都礙不著齊王繼續當咸魚。
這樣便能白得一個治國的工具人,旁人頂多嫌棄他傻乎乎被后勝拿捏。后勝要是干了什么壞事,都是后勝自己擔罵名。
酈食其審視著齊王建。
他想起來了,當初他忽悠齊王建給秦國送糧的時候,一開始齊王建還是很配合的。主動表示自己和楚國有仇,秦王一定要把楚王收拾了。
但是秦國出爾反爾先打魏國時,齊王建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就好像不知道這件事一樣。只在酈食其繼續來要糧的時候才抱怨兩句,像是走個流程。
后續還找借口不給糧草,說你秦國不是已經坐擁三晉良田了嗎,怎么還缺糧
當時他就覺得齊王好像也沒那么好騙。
酈食其一直隱約覺得齊王建對楚王的惡意大得有點夸張,恐怕有三分是演出來的。如果他只是給自己送秦國糧草的行為找個合理的臺階的話,那就說得通了。
齊王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干不過秦國,秦國來要糧他不敢拒絕,又擔心直接同意會影響自己已經坐穩的齊王之位。
考慮到拒絕可能引來秦國發兵之后,齊王建決定花錢消災。反正只是一些糧草,齊國那么富庶,多送一點也不心疼。
于是齊王建拿著自己祖父和楚國的舊仇添油加醋編了一通,讓秦人相信他真的非常恨楚王,為了這個他甚至愿意出糧。
牽扯到先王的仇恨,齊國上下自然沒人敢唱反調。哪怕不贊同送糧的行為,也怕自己出言反對會被政敵抓住把柄,指責他們不敬先王。
能找到這么個借口的齊王建,其實腦子還是好使的,畢竟他都成功堵住了朝中的悠悠眾口。
酈食其心道以前小看齊王建了。
這家伙約莫是從小裝傻,擁有豐富的經驗。聰明如他都沒能發現,可見演技極佳。
難怪齊襄王會讓這個兒子繼承王位。
至于后續齊王建推脫不肯再給糧草,大約也是秦國要得太多了,他開始心疼錢。
何況之前已經給過秦國那么多,秦國總不能因為后續不給就過河拆橋。
直到秦國給出更多的誠意,擺明了非要弄到糧草不可,齊
王建才無法繼續推脫,只能接著出血。
當時秦國送出了幾座楚國城池,齊王既然找的是想報復楚國的借口,那他就不能拒絕城池換糧的請求。
酈食其陷入沉思。
獻城是呂雉提議的,當時呂雉到底是誤打誤撞,還是看透了齊王建這個人,提醒王上可以用楚城逼他就范、暗示他秦國已經明晰了他的真實想法
齊王建被酈食其一直盯著打量,倒也不心虛,反而一臉理直氣壯。
他反問道
“酈先生看什么”
酈食其拱拱手
“在下只是想通了一些事情,有些佩服大王的決斷。”
齊王建和他裝傻
“先生在說什么寡人不是很明白。”
酈食其也就笑笑不再提了。
如果齊王建腦子果真很清醒的話,他可能就是六國國君里第一個意識到秦國一統天下勢不可擋的那個。
所以他就直接選擇了放棄,甚至還禍水東引,以軍糧作為交換,換取秦國承諾先去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