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建此人善于裝傻充愣,王上還是要多多提防。”
雖然那老頭裝傻全是為了自己過上清閑日子,但他的小動作確實不少。比起真傻的韓侯和趙侯,他這種人不能太放縱了。
更何況優渥待遇這種事情是說不好的。
萬一哪天他突然覺得自己過得不如之前舒坦了,鬧騰一下也很煩人。
畢竟他對外一向都是那種腦回路奇葩的人設,做出什么都不叫人意外,他完全可以借此裝瘋賣傻。秦王若是不知他本性,恐怕只會當他性格如此,還會當真遂了他的意,更多的好處來安撫他。
呂雉可不給齊王建這種機會。
扶蘇想起上輩子投降之后被放逐到山林里自生自滅的齊王建。
那時候的扶蘇年紀比如今小些,才剛剛接觸朝政,和這些六國國君沒什么來往,因為天下一統時他們基本都已經死光了。
父親對這些人沒有留手,完全不打算使用懷柔手段,信奉的是斬草除根。
所以扶蘇也不知道齊王建真正是個什么樣的人,聽到呂雉的提醒還有些意外。
難怪這輩子的齊王比上輩子配合多了。
估計他當
初就是看出秦王會卸磨殺驢,可齊國又實在打不過秦國,只能得過且過。最后滅國之戰再拼死一搏,結果搏輸了選擇認命投降。
這一世卻發現韓侯來了秦國不僅沒死還能繼續過好日子,于是換了個態度。積極配合秦國推動天下一統,以此作為投名狀。
秦王政微微頷首
“寡人知道了。”
酈食其和齊王建接觸更多,都沒有發現這一點。呂雉只和齊王建的寵妾時常接觸,反而抽絲剝繭察覺到了這些。
難怪太子如此看重這名女子,她的才能確實不是尋常人才可以比擬的。
秦王政略一沉吟
“馮劫升任御使大夫,空下來的御史中丞之位,由呂雉頂替。”
御史負責監察百官,其下設二丞。御史丞為御使大夫副手,御史中丞則掌圖籍秘書。
對外,御史中丞負責督管刺史,而刺史負責去地方監察核問。對內,御史中丞負責管理御史員十五人,管轄官吏間的彈劾。
御史中丞的權利極大,但對擔任者的要求也極高。這不是個輕松就能勝任的官職,秦王政讓呂雉上來就任這個,更多的還是考驗她的能力。
在齊國混跡了數年,他想看看呂雉成長到什么地步了。
女子在官場上本來就更難走,空降御史中丞會讓她承受更多的壓力。不過御史臺本身就掌握很大的權利,是制衡百官的利器。
如果呂雉擔任別的職位,那么她即將面對的就是同僚排擠她時她卻難以利用手中權利反擊的局面。
可進入御史臺就不一樣了,針對她的人要忌憚她手里的彈劾權。如何利用這個權利讓自己站穩腳跟,成為誰也不敢動的刺頭,就要看她自己了。
呂雉深吸一口氣,長拜謝恩
“定不負王上看重”
當御史就是會得罪人的,而她天然就和那些男性官員站在堪稱對立面的位置上。既然如此,那還怕什么得罪人呢
秦王需要一個鐵面無私的監察官,替他把所有蛀蟲全部找出來。其他人要么有家族牽絆、要么會因為種種緣故互相包庇,只有她呂雉了無牽掛,是最合適的選擇。
做得好,位同副相的御使大夫之位就是她的。
別看現在是馮劫在當御使大夫,實際上此人乃是武將。更適合將軍馮劫的職位是三公中的國尉,只不過那武官之首的位置馮劫不一定有資格登上去。
呂雉聽聞另一位秦王看重的重臣繚如今正在百越拉攏當地勢力,等百越平息他就會歸秦。以他的貢獻升任國尉綽綽有余,所以馮劫可能也會意識到這一點,不會輕易讓出御使大夫的位置。
繚便是后世熟知的尉繚,他當上國尉后以尉為姓,這才稱為“尉繚”。
三公只有四個名額,搶不到御使大夫她就要去和馮去疾爭左相了。
呂雉當然不會滿足當御使大夫,但她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現在先做好御史中丞再說,否則什么都是空談。
扶蘇目送呂雉走遠,偏頭去看父親
“娥姁怕是要走上酷吏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