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天聽到趙高威脅楚侯,說楚侯要是再鬧,就把人丟到山林里自生自滅。
尋常庶民去山林里還能采些果子充饑,不至于餓死。他們這樣養尊處優的王侯哪里懂這個,怕是要活活餓死。
魏侯也不清楚趙高有沒有這個本事,可他害怕秦王哪天真的不耐煩了,就把他給處死。
尤其是信陵君家小如此配合,換他是秦王他也會覺得還不如扶持信陵君的子嗣。正好信陵君在魏人心里聲望高于魏王,是個比魏王更合適的魏侯人選。
能復國當然是好的,現在這不是沒機會了嘛。人還是要往前看的,沒了命就什么都沒了。
魏侯唏噓一聲
“你也別因為趙高的小人得志就慪氣,他那蠢貨收了我的玉佩,這就是個把柄。”
魏侯的夫人聞言點點頭
“是這個道理。”
他們都不覺得像趙高這樣的奸佞小人可以長久,如今秦王還用他只不過是他好用。一旦他的利用價值被榨干,這種渾身是把柄的家伙隨便就能處置了。
魏侯給他送玉佩就是看準了他肯定會收下,是在給趙高挖坑。等到秦王想要處置趙高的時候,一個私自扣留僭越之物的罪名跑不了。
在古代,王權對于不同階層的管束非常嚴格。為了區分各個等級的掌權者,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規范。
在沒有特許的情況下,絕對不可以越過自己的階層,使用更高階者才能用的東西。
哪怕有了君王的特許,你也最好不要傻乎乎地使用。
有些君王跟你關系好的時候賜給你遠超你這個身份能用的寶物、允許你使用更大的排場。等他看你不順眼了,他才不會說這些都是我以前答應你可以用的,他只會抓著你僭越治你的罪。
別說臣子了,太子都著過道。
康熙的太子胤礽在受寵時可以隨意使用帝王才能用的東西,然而康熙想廢太子的時候,這些就成了太子不敬皇父的罪狀。
魏侯得意地冷笑
“等著吧,趙高遲早會被處決。”
到時候他就可以一報這些年被趙高欺辱的仇了,他堂堂魏王,豈是一個小小宦官可以隨便折辱的趙高真以為他一點反抗的辦法都沒有呢
魏侯不僅要給趙高送玉佩,他還要多送一些類似的東西。
區區玉佩怎么夠呢,趙高最好多拿點。尤其是象征王侯身份的特殊物品,拿得越多他死得越快。
“也不知道秦王能忍他趙高到幾時,不過只要我們不斷添磚加瓦,肯定能縮短這個時限。”
趙高看不上魏侯的小聰明,自然不會發現魏侯在悄悄捧殺他。看在魏侯識趣的份上,趙高特意給對方行了個方便,讓他能更快地聯絡到外界。
趙高甚至多給魏侯創造了幾次聯絡外界的機會,想著讓他盡可能多動用一些人手。太子不是要剁掉魏侯的爪子嗎,只聯絡一次不一定能抓出全部的探子。
魏侯確實沒有辜負趙高的期望。
畢竟現在不聯絡,以后也不一定有機會再聯絡。探子留著又不能干什么,還不如一次性全部利用上。
魏侯也擔心時間拖久了,秦國到處篩查可疑人員,會把剩下的探子都抓出來處理掉。到時候可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陳縣的守衛按照秦王政的吩咐盯緊了和魏侯有來往的人,果真順藤摸瓜揪出了一大堆家伙。
順便把各地幫助這些探子潛入關中的大小官吏也收拾了一波,替換上干凈的人。
有些官吏剛開始任職的時候確實沒有小心思,但是當官當久了,就不好說了。遇到有人塞錢請自己幫個小忙,順手也就幫了,自以為不是什么大事。
人性如此,手里有了權利就難免濫用職權。能夠維持住本心堅決不妥協的,少之又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上學的時候被老師選中當了收作業的小組長,某天好朋友跟你說我還有一道題沒寫完你最后一個收我的,難道你還會拒絕
下一回其他同學給你塞一包小零食讓你晚點收他的作業,或者只是單純地跟你說說軟話,你照樣沒辦法狠下心鐵面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