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嘴上肯定是不會承認的
“父親冤枉我,我怎么會寫這樣的故事編排仙人不過編寫者大約也不是有意冒犯神仙,可能只是想叫庶民不要迷信虛無縹緲的神仙吧。”
秦王可不信兒子走這步棋是隨性而為,他肯定有別的目的。
嚇唬父親,徹底掐滅父親求仙的念頭恐怕只是其一,還有別的想法。
扶蘇見父親堅持追問,只好低聲解釋起來。
他回去之后左思右想,都覺得周天子當初搞的什么“承天之命”是個大坑。自稱上天之子,只能糊弄一下庶民,而且東周式微時連庶民都不信這個鬼話了。
但是天命所歸這樣的手段,又確實是個很好用的東西,只不過副作用太大了。風調雨順時還好,一旦災禍太多,就容易顯得君王在天道跟前失寵了一般。
那么有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天”這個神祇呢
扶蘇把目光放到了龍脈和國運上去。
將龍脈和庶民掛鉤,作為整個民族的庇佑之神。龍脈在,民族血脈就能生生不息,龍脈出了問題,百姓就會病疫四起。
國運則和國家安穩掛鉤,是朝代存亡延續的體現。國運昌隆時風調雨順沒有戰亂,國運衰落時各種天災頻發。
秦王政聽得直皺眉
“你是想”
把天災人禍推鍋給國運和龍脈,這樣就和君王本身割裂開了。這些不可控的問題出現和君王沒有關系,是這兩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自己生病了”。
但是君王可以做那個拯救者、號召者。
號召天下萬民齊心協力對抗天災,大家一起挽救龍脈和國運。
龍脈自不必說,為了自己的存活和血脈的延續,庶民當然會努力自救。
而國運,愿意救國的人不一定很多
。但國運穩定時會風調雨順,庶民為了叫自己能過上好日子,也會努力維持住如今的朝廷。
畢竟誰也不知道改朝換代能不能讓國運重新昌盛起來,萬一不行呢只要如今的朝廷沒有逼得庶民完全活不下去,能狠下心去拼一個未知未來的人就不會太多。
秦王政點評道
“倘若君王能夠救國成功,恐怕會積聚龐大的信仰。”
到時候他的王位能坐得比任何人都穩,這對統治者是有好處的。
即便君王沒救成功,那也不怪他。畢竟這種以人力抵抗天道的操作,不成功是很正常的事。
天災人禍四起也不關君王的事情,君王難道還能損毀龍脈和國運嗎君王只是個凡人。
“但如此一來,君王就失去身份上的獨特性了。”
扶蘇點頭
“所以還得再添點說辭,比如王室子弟受國運庇佑,再比如國運與君王息息相關。
國運昌隆時會孕育出明君,明君治下海晏河清,正好能佐證國運在變好。而國運自己出現問題,就會孕育出昏君,導致國家越發衰落。”
但事無絕對,每一代總會出一些集合了龍脈氣運的宗室子弟。如果國運不行,可以讓這樣的氣運之子嘗試站出來拯救天下,借用龍脈之力去挽救國運。
“倘若他們當真信了國運的說辭,時間一久,或許大秦就會成為唯一受國運庇佑的朝代。后續哪怕真出現亂臣賊子篡國,可能也不會改變國號了。”
畢竟繼續用秦做國號,就可以繼續享受秦的國運庇佑。哪怕掌權者自己不信這種騙人的話術,只要天下百姓都信了,他們也只能妥協。
這就是扶蘇給大秦準備的最后一個后路了,實在不行哪怕皇帝不是嬴姓秦氏的子孫在做,能保住“秦”的國號也好。
畢竟秦國是他們嬴家建立的,后繼者再出色也抹不掉這一點。提起大秦就要提起嬴姓先祖,父親的威名永世不忘。
秦王政聽罷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雖然不想聽到篡國這樣的可能性,但愛子說得不錯。后人的事情他們也沒法阻攔,除了把局面弄得盡量好看一些之外,別的他們都做不了。
父子倆就著這個國運和龍脈的說辭商量了幾日,盡量完善其中的邏輯。
要想讓天下人相信它,就要先把漏洞都補上。成型之后接下來該怎么造勢,那就是扶蘇擅長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