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密密麻麻,還有人說秦國發動戰爭侵略六國是因為要靠對外戰爭緩解內部矛盾。
但十年的滅六國進程是從秦王政十七年起至二十六年結束的。
這期間,其實只有兩次旱災和一次雪災比較大。其中十九年那次大旱同樣受到波及的還有趙國,而且趙國受到的影響更大。
剛開始滅韓或許是為了從韓國搶糧食,但是滅趙純粹就是趕上好時候了,趁著趙國病要它的命。
二十一年秦國沒什么大動作,但隔年去打了魏國。不過冬季雪災對糧食影響不大,沒有雪災也會在這個時候滅魏的。
扶蘇重生之后很多時間線都改了。
滅后面四國的過程中基本沒遇到什么天災,偶爾一些零星小災影響不大。有提前的準備,度過得十分平順。
相比起這些小災,扶蘇更重視的其實是戰爭帶來的尸體。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處理這方面,以免引發上輩子并未出現過的大瘟疫。
好在各地防治措施做得不錯,大秦算是風調雨順了三年。
之后其實也沒什么大災了。
下一場大災在上一世始皇帝駕崩之后,距離還遠著呢。倒是天象異常離得更近點,什么熒惑守心、天降隕石之類的。
扶蘇和父親提起這個
“國運之說可以沖擊天象之說,距離熒惑守心還有十一年。十一年足夠我們將天象異常套用到新說辭里去了,何況庶民又看不懂什么熒惑守心。”
尋常庶民能認得幾個星子就算不錯了,誰分得清什么是熒惑、什么是心宿啊。熒惑守心還得觀察好些天,盯著熒惑的軌跡看它有沒有繞著心宿轉,也就星官們有這個空閑了。
那群研究天象的家伙整日里閑著沒事就愛亂編一些說辭糊弄君王,隔三差五說這個跡象不好那個跡象不行,給君王套上一堆枷鎖。
這手法不就和街頭的算命騙子一樣張口就是你有血光之災,反正從不說好話。
扶蘇覺得天象里就不需要唱衰的
“既然是難得出現的異象,那就都是好事。”
還不是星官怕示警的內容從君王自身變成明年有災禍,但是災禍不來他們星官就會自打臉,于是找點能糊弄過去的說辭來。
比如
熒惑守心,代表君王要駕崩99,這個就很好圓啊。
如果君王明年沒死,就是他們預警的功勞,君王靠著提前防備活下來了。要是君王死了,正好佐證他們說的對。
但天災不一樣,這個有沒有跡象是很明顯的。
像是旱災,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端倪。不是你說“我們提前準備好了所以旱災沒來”就能糊弄過去的,而且有些天災人為無法預防和操控。
雖然上一世父親確實在熒惑守心的第二年駕崩,可扶蘇依然不信這個說辭。發現丹藥的真相之后,他對所有迷信說法都抱有極大的懷疑。
“天降隕石這點也能提前準備。”
扶蘇已經知道隕石落地在哪里了,上輩子被人鉆了空子率先在上頭寫下了不祥的讖言。
這次他們可以提前告知庶民說預測到了哪里會天降神石,然后封鎖周圍。等隕石落地,他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別人會刻字他們不會嗎
扶蘇問父親
“父親覺得是寫大秦千秋萬代好,還是寫大秦國祚永存好”
秦王政
秦王政選擇了后者。
千秋萬代聽著怪怪的,不如國祚永存顯得有文化。
扶蘇點頭
“刻好之后就隨意庶民去圍觀,等他們看過一輪再把那里圈起來。畢竟是神石,不好任由人接近。”
說不準以后還能成為大秦子民供奉的對象呢。
反正刻了有利于大秦的話之后,反賊就不能繼續刻別的了。而且他們還“預言”準確了隕石降落的時間地點,石頭上的刻字就會顯得可信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