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秦王朝給了庶民甜頭,而且還承諾后續會有更多優待。人們哪有興趣去管誰當皇帝,他們只在乎自己日子好不好過。
這些民間的暗中博弈都是后話了。
此刻秦朝君臣還在泰山頂上。
天黑了下山不安全,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打算直接下山。眾人裹上厚實的衣服抵御山頂的寒冷,廚子在士兵的幫助下就地生火熱菜。
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下不了山了,不如在泰山頂上設個宴,作為對秦朝誕生的慶祝。
宴飲的菜品是提前做好的,擔憂今日不夠冷還取了點冰凍著。不過目前看來是多慮了,反而是化凍費了點功夫。
之前廚子就是在忙著解凍菜品,才騰不出手給大家做東西墊肚子。反正等大宴準備好也能吃上飯,太子也說這個不著急,廚子就沒管。
現在宴席終于準備好了,菜肴如流水般送入各人案前。
山下的臣民都以為君王在山頂祭天,誰想得到他們其實是在野餐。
橋松小聲問父親
“這樣會不會顯得太不尊敬天地了”
怎么能在泰山頂上辦宴會呢
扶蘇振振有詞
“在這里辦宴會才顯得尊敬天地,可以邀請天地和泰山神一起宴飲。
說著他一指父親身后放著菜肴的高臺,說那是給天神的座位。
橋松嘴角一抽。
平時祖父身后站著的都是侍奉的下人,祖父要是當真尊敬天神,就該把主位空出來,而不是做這種形式主義。
不過他明智地把這話咽了回去,免得說出來叫神仙聽見了會怪罪祖父。
扶蘇飲了一口溫熱的柘漿
“你祖父今日可沒封你為太孫,你自己回去反省一下,要怎么補救。”
一句話鬧得本來還挺開心的小孩頓時蔫了。
其實始皇就是事情太多忙忘了,他滿心滿眼只有愛子,孫子那是什么先往旁邊稍稍,其他兒女也往旁邊稍稍。
所以不是始皇不打算封太孫,純粹就是沒來得及。
大秦說起來勉強算是有封太孫的傳統。
昭襄王當初看重安國君繼位,便有一部分原因在子楚身上。
他認為安國君的這個嗣子是個不錯的小伙子,安國君自己也還行。這樣大秦在他之后就可以連出兩代及格線以上的君王了,兩代之內不用擔心秦國沒落,辜負此前三代長輩的努力。
只是千算萬算沒算到,安國君給他守孝完之后三天就沒了。他兒子子楚也沒好到哪里去,就多活了三年。
幸好再下一代的公子政是個爭氣孩子。
哪怕這個特別爭氣的崽活得也不是很長吧,可他繼位得早啊。當君王也當了三十多年呢,比他爹子楚的壽數還久。
這么缺德的笑話就暫且不說了,說回重點如果太子和太孫都不拉跨,早點確定繼承人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始皇坐下喝了杯酒就想起這事了。
他偏頭看了一眼委委屈屈的大孫子,沉默了片刻。想著現在雖然是在宴飲,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宴,在宴上宣布大事應當勉強算得上正式。
于是他補上了封太孫的詔令,剛坐下吃了口菜的李斯不得不又跑過去寫詔書了。
李斯恨我和太子犯沖是吧
罪魁禍首太子殿下則在美滋滋地喝他的柘漿。
阿父說太子身體不好不宜飲酒,命人撤換了桌上的酒壺。其他人也不敢說大宴上不喝酒是不是不尊重人,哪有喝甜水代替的。
太子的不尊重能算不尊重嗎
是他們這些臣子不配太子喝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