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那會兒
三個孩子還小,他們的童年就是扶蘇最忙的那幾年。等忙完了,孩子也長大,不需要父親了。
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好在雖然沒有父親的關懷,還有公子高在背后默默幫大兄照顧三個孩子。舜華和瓊琚上輩子有父親關愛,這輩子也有叔父補上這個缺漏。
就是母親早逝這個問題尚未解決,好在李姻是個很溫柔的女子。她也很喜歡這三個孩子,剛生完孩子她看誰都帶著母性,孩子們似乎在她那里找到了缺失的母愛。
扶蘇想了想感覺這樣也挺好的。
他續娶的話,妻子總會有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還和前面三個有競爭關系。指望妻子真心關愛他們,實在是太難了。
但是將叔母當成母親就沒這個麻煩了。
不過
“弟妹一個人帶四個孩子是不是太辛苦了一點”
李斯這個女兒好像和他性格完全不同,沒什么事業上的野心。嫁人之前也沒什么自我,對一切安排都接受良好。
哪有沒偏好的人呢,不過是習慣壓抑自己而已。
李斯真是造孽,好好一個女兒被他養成這樣。希望高弟能靠譜一點,不要也跟旁人似的只把妻子當賢妻良母這樣的工具人。
扶蘇回去琢磨了兩日要怎么答謝弟妹替他照顧兒女這件事。
主要是琢磨一下該怎么才能告訴弟妹,其實不幫他照顧孩子也是可以的。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總是把自己困在王室兒媳這個身份里賢惠大度。
他擔心直接過去說,弟妹會來一句“照顧孩子們是我應當做的”。
最后扶蘇把長子橋松叫來了
“你這些日子和叔母相處這么久,有沒有意識到問題”
橋松也憋了很久了。
他氣憤地說道
“李丞相當真可惡,上回他來看望叔母,張口就是你做得很好,嫁入王室就該這樣賢惠。”
橋松憤憤不平地挑了李斯一堆毛病。
什么李斯根本不關心叔母過得好不好,他只關心叔母不要做錯事惹怒公子高。
都說言傳身教,孩子大多會受父母的三觀影響。扶蘇是什么樣的,哪怕他沒有刻意引導,橋松也跟著他學成了什么樣。
所以李斯那些話,橋松聽著就覺得很刺耳。
他從小就受父親影響沒生出什么大男子主義來,而他爹扶蘇則是個奇葩。思維極其固執,受利益邏輯主導,與世俗觀念相悖。
扶蘇聽著兒子的抱怨,片刻后說道
“哪有什么應當做賢妻良母的女子,只不過是男子需要這樣的女子為自己謀利罷了。李斯會這么說也不奇怪,他官做得越是高,就越怕會受家人牽連獲罪,所以會叮囑你叔母柔順聽話。”
橋松若有所思
“旁的男子對妻子有這樣的要求,大抵也是為了利益了。賢妻良母能替他們操持很多事情,他們就可以安心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
扶蘇頷首
“雖然有這樣的妻子能叫朝中官員不必為內宅煩心,可以提升辦公的效率。但為父覺得,這筆買賣太不劃算了。”
女子困于內宅只能幫男子解決一點小麻煩,這些麻煩找管家也能搞定,何須女子來費心貴族家宅中的管家是干什么吃的,該干的事情不干,其實不是浪費人力
讓管家接手這些瑣事,女子就可以解放出來了。然后出門創造更多價值,這樣才是對大秦最好的選擇。
橋松明白了
“父親想讓叔母出門做事做什么”
扶蘇搖頭
“我只是想讓她意識到她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受父母的思維灌輸困于內宅。你去打探一下她有沒有什么喜好,讓她做她想做的事情就好。”
女子有了事業便能漸漸獨立起來,心態人格也會變得健全。他想感謝弟妹,就得做點對弟妹來說她最需要的事情,比如送她一份事業。
過了幾天,橋松神神秘秘地跑來告訴父親,他試探出來了。
扶蘇愿聞其詳。
橋松看著有點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