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永遠是這套手段,下次能不能不要用加班威脅人你剛剛看戲的時候分明就很樂呵啊,不能自己高興完了就翻臉不認人吧
然而臣子們很快就發現,太子的加班威脅根本不算什么。
始皇帝陛下確實不怎么生氣。
臣子們仗著他寬容逐漸放肆起來,是他自己疏忽了,沒什么好生氣的。這些日子他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太子身上,倒是忽略了這些小節。
問題不大,把他們的氣焰重新壓下去就好了,這也不難。
陛下輕描淡寫地點了那個提議拉攏昆明族的,以一種委以重任的語氣表示
愛卿的提議很不錯,朕決定任命你為大秦使者,前去西夷尋找昆明族首領商談此事。”
那臣子傻眼了
“陛下,臣、臣年老體弱”
始皇恍然
“也是,愛卿年歲大了,不適合長途跋涉。這樣好了,朕記得你長子年輕力壯,能力不俗,便讓他去出使昆明吧。”
臣子
一時竟分不清到底是
自己去慘一些,還是兒子去慘一些。
不是誰都樂意當使者出國的,一不小心就是有去無回。尤其西南夷那邊局勢復雜,誰知道昆明族給不給大秦面子呢。
紙上談兵的時候,大家都口嗨,覺得昆明族肯定配合,但實際操作可說不準。畢竟現實不需要邏輯,只需要某些大聰明腦袋一拍就能做出離譜的決定。
要是誰都有尉繚那個出使的膽量,那大家都能當三公之一的國尉了。
國尉可是掌管武官的任免黜陟的
始皇帝搞定了一個飄上天的臣子之后,又扭頭去收拾第二個
“愛卿方才提議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滅了滇國是吧”
那人一個哆嗦
“臣只是嘴上說說的臣是文臣,臣之子也不通領兵,請陛下明察”
可別把他們父子派去前線帶兵啊,他們擔不起這個責任。哪怕先秦時期很多人才都文武雙全,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文武雙全。
始皇安慰道
“愛卿想到哪里去了,自然不會讓你們去軍中胡鬧的。”
那人胡鬧這個詞用的真是又俏皮又扎心,陛下是跟太子學的說話藝術吧
始皇接著說道
“打仗之事就不勞煩愛卿了,后續治理西南還得愛卿多多出力。”
既然你覺得滅了滇國就萬事大吉了,那等它被滅之后,你就拿出你的本事來,讓大家看看你能不能收拾得了這個爛攤子。
那人
他就知道,陛下不會放過他的嗚嗚嗚。
始皇的目光掃向其余臣子。
所有人都連忙低頭做出恭敬的姿態,回避了這番視線。生怕等下自己就會被點名,也得去蹚西南的渾水。
好在始皇覺得拎兩個典型出來敲打一番已經夠了,滿意地下達了最后的指令。
他表示愛卿們的提議都挺好的,既然眾人一致認為不能任由滇王獅子大開口,那就接著打。
反正屠睢之前打得也挺順,要不是滇王及時選擇和談,也不至于拖延幾個月來回傳信談判。
滇王沒有誠意,大秦自不必遷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