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點了點輿圖上以前屬于燕國和楚國的位置
“燕楚的風俗文化依然與中原迥異,但沒人會覺得燕人和楚人不是同族。”
民族融合不代表風俗也完全被摒棄了,同一個民族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風俗,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扶蘇的理想狀況是大秦境內所有民族消除隔閡,親如一家。而做到這一點最方便快捷的辦法,就是大量通婚。
各族的文化風俗,他覺得有必要繼續保留。求同存異嘛,各有各的特色,才顯得大秦包容大度。
天底下都是一樣的風俗,反而沒什么意思了。
不過這只針對華夏版圖。
扶蘇的手指挪向了西域以外
“對這里,就不能放松文化入侵了。”
華夏境內的各族哪怕風俗不同,說到底也出于同源,是自己人。外頭就不一樣了,讓外人坐大的話,以后說不準會反過來滅殺他們華夏的文化。
比起這樣,扶蘇更偏向于先下手為強。用華夏文化去感染西方文化,而且手段不用太委婉。
絲綢之路目前已經將不少華夏的書籍傳入西方了,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內容。
扶蘇的意思是挑起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向往,讓他們主動學習和傳承東方文化。
扶蘇笑吟吟地說道
“雖然父親想要的西方領土目前大秦還無法收入囊中,但我們可以先為此打下基礎。”
即便他們父子倆在位時期大秦的版圖仍舊蔓延不到西方去,有了這個先手在,總有一代的后人能夠找到機會出手的。
到時候憑借雙方對東方文化的認同,吸納西方的難度會直線降低。
當然,通婚這招也不能放過。
要是真能打下西方,肯定要努力搞種族融合。而且得是融合向他們華夏人的方向,不能融反了。
始皇看著輿圖
“也不知海外可還有別的大陸。”
他原以為華夏就是世界中心,結果往西有那么大一片地盤。商隊還說西邊有條往西南的路,可以進入一個新的大陸。
之所以發現那是個新大陸,是因為那里的人膚色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膚白,那邊卻多為黑膚,明顯不是同族。
差距這么大的種族特征,上一次出現還是華夏和西方,因此商人懷疑黑膚之人所在的區域也是片相對獨立的大陸。
既然都有三種人了,保不齊海外還有新的。
沒有世界地圖的始皇只能對著僅有的輿圖望洋興嘆了,也不知道大秦以后到底能不能一統全世界。
先定個小目標,吞并西方和西南大陸。
扶蘇覺得一直這么混叫太麻煩了
“不如父
親來給這些大陸起個名字吧。”
他們先起了,然后依靠商隊傳往各地。等所有人都接受了這個名稱,以后想改也改不了。
始皇帝果然對這種起名很感興趣。
他思索片刻說道
“華夏自當為秦中洲,西方暫且為西洲好了。等大秦吞并西洲,它就是秦西洲。西南那塊就叫秦西南洲。”
按照這個起名邏輯,北境草原以北的西伯利亞得叫秦北洲。等發現美洲大陸,得叫秦東洲,澳洲得叫秦南洲。
扶蘇把中亞和西亞連在一起圈給父親看,詢問是否包含在西洲之中。
始皇當然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