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這輩子他也是太子啊,只要顧慮父親一個人就行了。所以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完全不想改。
像上次對御史說的“你嘴太欠才招人恨”都是小意思了,前世那會兒扶蘇還問過要撞柱死諫的御史大夫是不是在作秀。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世陛下死活不肯給自己修皇陵,非要給始皇帝陪葬。
說他覺得葬在驪山陵附近就挺好的,以后的大秦皇帝都可以跟他學。大家一起簇擁著始皇帝,讓老祖宗九泉之下也能兒孫繞膝。
始皇帝本鬼大可不必
可惜沒有人能看見始皇帝陛下,只有臣子被搞得焦頭爛額。
說實在的,扶蘇剛登基那會兒他們就開始催皇陵了。可是陛下左一句“驪山陵還沒完工”,右一句“玄宸宮也還在建”,反正就是抽不出人手來給他自己修陵。
偏偏扶蘇陛下又是個出了名的病秧子,大家都擔心他下一刻人沒了,這皇陵當然是越早修越好。
不然也得和始皇一樣,遺體都送進地宮了,匠人還在加班加點地趕工。鬧得始皇帝在地底下也不安生,畢竟遺體隔壁不遠處就是在建的工地,整日里哐啷啷的。
好不容易驪山陵和玄宸宮都修完了,總算可以給一世陛下修陵了吧
扶蘇朕不修
誰勸都不好使,鐵了心要給父親陪葬。
別說臣子了,始皇帝在旁邊也看得著急上火。
不修皇陵不僅是帝王臉面的問題,尋常陪葬坑太不安全了。沒有地宮的話陪葬品很難護住不說,遺體都有可能遭到盜墓賊的凌辱。
這讓始皇如何能夠接受
老臣要死諫時,始皇雖然很膩歪這種以性命相逼的諫言方法,但不得不承認有些法子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
始皇帝在精神上支持這位御使大夫。
然而他的好兒子卻不為所動。
道德綁架只能綁架有道德的人,而扶蘇他沒有道德。
他坐看臣子老淚縱橫,還問人家
“愛卿要撞柱子嗎來,你們都讓開,給愛卿一點空間。”
撲過去攔住御使大夫的其他臣子一下子就尬住了,松手也不是,不松手也不是。
看大家僵住了,扶蘇還疑惑反問
“不撞了嗎朕還想看看史書上寫的撞柱死諫是個什么場面,是不是真有人會撞上去,還是只裝裝樣子嚇唬君王。”
群臣
始皇
最尷尬的是,御使大夫確實是在做戲。倒不是為了在史書上留個死諫的好名聲,而是想用這招逼得陛下改變主意。
其他臣子也很配合,所以一個兩個動作非常迅速,立刻就把人攔住了,沒讓他撞成。
現在陛下直接挑明,這戲還怎么演下去
皇陵的修建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而且因為這次的事情,從此以后死諫都在大秦行不通。
一世在位時,大家都記住了他那混不吝的性子,知道沒用。其他皇帝在位時,有了一世的經典案例,也跟著有樣學樣。
第一個跟著學的是橋松。
那時扶蘇才剛剛駕崩,橋松初登基,大家開始討論一世遺留下來的那個最讓人頭疼的問題陛下葬哪兒
彼時始皇帝還沒重生。
他依然以魂體留在人世,而且因為沒見到兒子的魂魄而著急上火。本來他還以為兒子死后自己能和兒子想見,結果到頭來還是只有他一只鬼。
寂寞還是次要的,關鍵是他兒子到底去哪兒了別不是人死魂消,徹底魂歸天地了吧
這件事始皇之前也擔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