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目標只是掌控住草原,并在草原地區安置一批能征善戰的國人,替他們看守北邊門戶即可。
草原的草場劃分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哪怕有匈奴老人詳細說過草原的情況,大秦也得派人一一探查過去。再規劃出合適的勢力范圍,安排新的部落前去駐扎。
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畢竟大秦對草原的了解太少了。以后這里都會是大秦國土,那么秦國就得將它的一切消息都詳細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南邊的百越叢林需要人探查,北邊的草原也需要人探查,東北的廣袤森林同樣需要人探查。以后打下高原之后,顯而易見還有的是地區等著他們探查。
秦國不得不多培養一些野外探險相關的專業人員,不僅要有極強的生存能力,還得懂天文地理、繪圖勘測等專業知識。
這種人才比普通的治國型人才還要難培養,大秦官學不得不額外開設相應科目。
然后官學就迎來了一場變革。
扶蘇提出,可以將官學進行劃分。
西周始有太學,不過它與明堂等物混而不分,布政、祭祀、學習等各種活動都攪合在一塊兒。
太子殿下認為,不如單獨將太學列出來,治國平天下的學堂可稱之為“太學”。那稚童啟蒙之學就稱為“小學”,技能工巧之學則為“中學”,專業深造之學可為“大學”。
而后,他將官學一分為四。
稚子先入小學打基礎,而后入中學學習一些技能性的東西。比如相對高深一些的數算,為人處世的手法等等。
這些東西無論是想進官場的,還是不打算進官場的,學了都有好處。
中學畢業之后,再根據自己對日后的規劃,選擇入對應的大學專業深造。要當官的去鉆研歷史政治,要做其他的,也有他們要鉆研的其他課程可學。
最后的太學,則是為官者才要上的學堂。
始皇帝看完說道
“在學堂中進行劃分也好,個人天賦不同,不進學也不知到底擅長什么。”
基礎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發現自己擅長什么、喜歡什么。
雖然為官是眾人最追捧的一條路,可能很多人會硬逼著自己走這條。但總有人會向現實屈服,或者發掘出自己的喜好,不愿意隨波逐流。
更何況,扶蘇也提出專業之類的進學不一定非得一成不變,實在學不下去也可以轉專業嘛。
總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天賦,不浪費任何一個人才。
這幾天始皇帝一直忙于官學改革的事,不如往年的冬日清閑。所以少有的閑暇時刻,就格外珍惜。
大約也是重生以來被太子寵壞了,前世始皇帝每日從早忙到晚都不覺得疲憊的。現如今竟然懷念起以往傍晚之前就能處理完事務,飯后還能和愛子散散步的日子了。
侍者點上了新的走馬燈。
自從上回始皇說過太子之后,太子自己畫燈繪的次數就少了。好在這樣的燈繪別的畫師也能畫,照著太子之前巡游時留下的連環畫臨摹并不難。
只是畫師畢竟沒親眼見過陛下的英姿,畫也不過是照葫蘆畫瓢。
不像太子殿下親眼看過全程,當初的畫作只能留下一些零星片段,畫燈繪的時候太子便會換著畫之前沒畫過的部分。
始皇看過幾次畫師的作品之后就不怎么感興趣了,只當普通裝飾品掛在寢殿中。偶爾想起其他兒女沒見過他伏虎獵鮫,便賜給兒女們收藏。
今日難得是太子的作品,侍者剛一點燃,始皇就看出來了。
他有些意外
“太子這些日子不是很忙”
怎么還有空畫新的
侍者笑道
“這是之前畫的,殿下讓我們等一等,不要著急拿出來。許是猜到了這些時日陛下會忙碌,想著這會兒再取來哄陛下開心。”
精神疲憊的時候突然收到愛子的禮物,心下確實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