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
好吧,工作狂的想法他不理解。
既然是覺得閑著無聊,那就給他找點事做。
不過繼續當丞相肯定不行,后起之秀太多了
,丞相的工作量又太大。真讓他一直當丞相,旁人別是以為他父親苛待老臣,不許別人回家頤養天年呢。
扶蘇堅決不肯承認自己是喜新厭舊。
他還道
“我方才安慰李丞相才那么說的,實則蕭何年紀也不小了。”
蕭何看著年輕,也快四十歲了。李斯老占著相位,不得把人家拖成和他一樣的老頭子
還有蒙毅,也等著相位空出來呢。
扶蘇琢磨了片刻
“兩個丞相是不是少了點”
反正都是要搞分權,多弄幾個丞相也不是不行。比如每個丞相配兩個副手,還能減輕一點丞相的工作壓力。
這樣一下子就有正副六個丞相了唉
扶蘇躍躍欲試。
然后他的躍躍欲試被他爹摁回去了。
始皇頭疼地戳了戳他腦門
“官職是能說改就改的嗎你當這是分肉呢”
之前扶蘇說他自己不太擅長搞制度改革,始皇還覺得兒子是謙虛了。現在看來他確實不行,想一出是一出的,還得有人看著他點。
丞相的權利分散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比如這么一來會不會導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再比如多相爭權會引發的后果等等。
扶蘇也就是仗著他和他爹能壓得住臣子,不怕底下人鬧起來,才敢胡來。
換個沒本事的皇帝,分分鐘被六個丞相聯手架空。然后朝堂就沒皇帝的事了,六相分權各自為政,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
晉國是怎么被三家瓜分的呢一開始就是晉文公設立了六卿制度,讓那六個職位把控晉國的軍政大權。
然后到了晉平公的時候,國君壓不住六卿了。
六家互相傾軋,你來我往地折騰了好些年。最后六家打得只剩下三家,他們商量商量,決定拆伙。
反正晉國這么大,他們一人占一部分也很夠用了。周烈王于是給他們三家封了諸侯,無人在意晉國公室的想法。
扶蘇蔫蔫地聽著父親講解歷史,借此提醒他不要胡鬧。
道理他當然是懂的,這不是說高興了口嗨一下嗎他才不會隨意去動父親設定的朝堂制度呢,他也就頂多能改改和政權無關的小體制。
扶蘇舉例子證明自己不會胡鬧
“我上輩子就沒這么弄過,我知道分寸的。”
始皇一想也是。
上一世扶蘇還是很乖的,父親留下的制度基本都沒動過。他不擅長這個,他就不去瞎折騰,免得不小心玩翻車了,給子孫留下巨大隱患。
始皇帝緩和了神色
“阿父不是在指責你,只是擔憂你犯了錯叫后人批判。”
扶蘇嘆氣
“治國真是太難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越是深入其中,越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扶蘇一向只做他有把握的事情,和很多君王比起來就顯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