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安撫了兩句,保證很快會讓商隊的人過來一趟。
商隊怕中暑,夏日里減少了跑商的次數無可厚非。不過他畢竟是商隊的實際掌控人,安排點人手再跑一趟問題不大。
不過有一點扶蘇覺得不太合適。
他回去同父親說起
“士兵給家中寄東西,不該收取費用的。”
扶蘇隱約覺得,軍中內外遞送東西的事情應該單獨經營。然后將之作為一個軍中的福利,而不是從士兵手里賺錢。
現在當兵待遇還行,以后就不一定了。總有傻缺子孫會拎不清的,萬一回頭大筆一揮削減了糧餉,也不是不可能出現。
所以能避免的額外開支還是避免比較好,幫忙寄送東西又賺不了幾個錢。商隊本來就是跑商時順帶著送一送的,又不是在專門做寄東西的生意。
始皇只道
“此事你拿主意便好。”
商隊相關的事宜他一向不插手,愛子擅長這些,別人插手只會幫倒忙。
扶蘇點頭
“我明白了。”
父子倆在九原郡待到了夏季結束,決定啟程的那日天上終于飄起了細雨。
持續許久的干旱結束了,幸而這次只是高溫比較嚴重。除卻邊郡之外,其他郡縣降雨還算正常,今年的收成應當不會受太多影響。
夏季太熱的話,就要警惕冬季會不會格外冷些了。
扶蘇說不出這里頭的道理,但他就是覺得酷熱和寒冬似乎經常相伴出現。因而提前傳信回了咸陽,讓人做好應對寒災的準備。
沒有災情最好,要是有的話,提前做過準備總歸比沒做過強。
車隊迎著細雨出發,朝著東邊而去。
由于在九原郡耽擱了兩個月,原定的行程就要進行調整了。
本來會是秋季抵達遼東,然后趁著冬天來臨前離開的。現在抵達遼東時大約要入冬了,而東北的冬天著實寒冷。
陸路走起來速度慢,否則行船趕路還能提前抵達目的地。
始皇便說干脆從雁門郡繞行太原郡和
恒山郡等趙國故地。在趙地過冬之后,再重新朝東北走去。
扶蘇立時警惕起來
“去巨鹿郡嗎”
始皇一頓
“自然不去,就在恒山過冬。”
趙地內有不少趙國建造的宮殿,除卻邯鄲的趙王宮之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巨鹿郡內的沙丘行宮了。
始皇知道兒子的心結,必然是想起他上一世病重時在沙丘停留,結果直接在此地崩逝的事情了。
恒山郡南邊就是巨鹿,往邯鄲走得路過巨鹿。本來就不會過去,那樣太繞了,他們選擇在趙地過冬只是權宜之計罷了。
扶蘇這才松一口氣
“那邊走吧。”
雁門郡的馳道往東有兩條路,一條直接東去路過代郡、上谷、漁陽。另一條往東南,走太原再折向東邊的恒山,接著朝東北一路過廣陽、漁陽。
雖然兩條路都會從漁陽過,但后一條不經過漁陽郡的治所。兩條路的交匯點在下一個目標右北平郡的治所無終縣,再走下去就是遼西和遼東了。
廣陽郡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比較陌生,它的治所薊縣其實就是北京,也是燕國都城。
車隊一路過去,沿途景色還不錯。
路過恒山時少不得要爬個山,可惜這次沒能見到臣子們狼狽的模樣。扶蘇想再畫一副登山連環畫的壞心思沒達成,倒是意外地見到了山頂的彩虹。
上回泰山封禪時那道彩虹是在山腳下看見的,只能看到一小截。
這回是在山頂偶遇彩虹,是一整個漂亮的虹圈。許多人都沒見過完整的彩虹,還以為彩虹就是拱橋模樣的呢。
史官興奮得上躥下跳
“原來史書沒有騙人,在高處看彩虹,是一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