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扶蘇都提前派人防治了,然而燕國部分地區的庶民在游俠的煽動下不肯配合。所以那里成為了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平白凍死了很多人。
幸虧楚地位處熱帶和亞熱帶,受寒潮影響沒那么大,否則楚地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次是寒潮還好些,下回換成旱災,楚地就要遭殃了。
始皇很不喜歡這樣受阻的感覺
“朕往年對他們已經十分寬容了,可他們卻并不感恩。父親知道阿蘇想為父親塑造一個仁德的好名聲,擺脫暴君的罵名,但庶民顯然不吃這套。”
始皇說到后面語氣柔和了一些,是在寬慰愛子,也是在和他講道理。
大秦這么多年來積攢的惡名不是輕易就能洗刷掉的,之前他不愿意叫愛子失望,這才任由扶蘇去嘗試。
現實就是嘗試的結果不佳,扶蘇也該放棄了。
以大秦為重,就該選擇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反正只是一時的罵名,待到百年后,便不會再有人罵他。
扶蘇沉默著不說話。
始皇摸了摸他的腦袋
“上一世,你我用的就是這招,效果很好,為何不繼續用呢”
扶蘇眼里泛起水汽
“已經委屈父親擔過罵名了,為何這一世也不許我扭轉局勢”
他已經很努力了,把所有仁愛的政策都貼上父親的標簽,再往外宣揚。他不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分明三晉之地的許多庶民已經接受了,都開始稱贊父親。
燕人不配合,是燕人的問題,不代表他的計策不管用。
始皇只好向兒子道歉
“是阿父不該質疑你的計策,但燕人不吃這套,我們換一個法子可好”
見兒子還是難過,用沉默表達抗議。他沉思片刻,決定換個說辭。
“朕如今為了大秦受委屈,此事唯有阿蘇知曉。阿蘇不是愛叫人寫史書你將此事記在史書之中,如此一來,后人便知朕用心良苦,可好”
愛子在乎的無非是他的名聲,不僅是生前的名聲,亦是身后名。只要史書上寫清楚了,為他正過名,生前輿論如何也沒那么重要了。
人生在世哪有不挨罵的。
他前世為了方士污蔑他的事情大動干戈,處置了不少人。六國余孽造反時就拿這件事出來當借口,給扶蘇添了不少麻煩。
重活一遭,始皇覺得這些口舌之爭實在沒什么意思。他如今內心強大,并不畏懼旁人誹謗,他的功績也不是區區誹謗便能抹滅的。
始皇輕輕擁了一下兒子,拍拍他的后背
“又哭鼻子,朕之前說你愛哭你還不承認。你不說話朕就當你同意了,一會兒叫史菅進來記錄。”
扶蘇還是很生氣,但他知道父親說的是有道理的。
父親總是為了大秦讓自己受罪,誰勸都不好使。以前是拖著病體還要處理朝政,現在則連自己的名聲都利用上了。
扶蘇抱怨了一句
“父親心里只有大秦,一點都不在乎我會不會因此難過。”
而后轉身離去,也沒去叫史官進來。
叫史官有什么用方才都把人打發出去了,現在再叫他進來,要他怎么寫會不會被質疑是偽造歷史
扶蘇決定自己抽空寫一本父親的傳記,指望史官還不如指望他。
始皇看他氣跑了,也沒去追。
他家太子從小就這樣,生氣了會自己跑出去,等氣完就回來了。現在要是追出去,可沒那么容易把人哄好,還不如等他氣完再哄。
所以他只讓涉間跟去,看著點別叫太子遇到危險。
涉間老實巴交地答應了下來。
然而這個負責傳播流言的人杵到太子跟前,簡直是火上澆油。扶蘇瞪了涉間一眼,根本不想搭理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