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始皇知道沒有。
扶蘇只是很懂事地主動將它揭了過去,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輕易就消氣。
于是始皇提議
“晚膳用多了一些,阿蘇陪朕出去走走可好今晚夜色不錯,還能賞賞星子。”
扶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始皇與他在庭院中散了一會兒步,最后尋了地方坐下。從這里抬頭只能看到方寸的天地,四周被屋檐限制住了。
他對扶蘇說道
“觀星還是坐在屋頂視野最佳,可惜朕如今不好再爬屋頂。”
上一回爬房頂,還是少年太子突發奇想,偷偷上房頂躲起來。當時把幫忙架梯子的侍者下了個半死,可礙于太子殿下的吩咐,不敢暴露對方的位置。
太子會躲去
房頂,實則是嫌棄先生嘮叨。
那會兒先生團隊里新加了一個老臣,對方開始教導太子一些朝堂之道。老臣認為,身為太子想要長久和君父保持良好的父子關系,就得注意分寸。
于是他整日訓導,要求太子對父親足夠恭敬,又要求他不能越界,不能使用僭越之物,以免時間長后父子情分被消磨感覺。
先生是好意,但青春叛逆期的太子不這么認為。他覺得先生一點都不信任他和父親之間的感情,一直在說晦氣的話咒他。
于是太子逃課了。
那個時候扶蘇早就過了熊孩子時期,他在群臣眼中已經當了好幾年的優秀太子,處處都完美。
突然逃課,把老臣打了個措手不及。
對方一開始都沒認為太子這是在故意逃課,還當太子出了意外失蹤了。急急忙忙跑去找王上匯報,請求派人去尋找太子。
幸而秦王政了解自家長子。
他安撫了老臣兩句,說自己知道太子在哪里,不必著急。把人打發走之后,又順著侍者們奇怪的反應尋到了太子的寢殿前。
然后他喊了兒子一聲,就聽見頭頂傳來回應。抬頭一看,果然見到一個從屋檐頂上探頭出來的少年太子。
秦王政問他為什么逃課。
少年扶蘇答道
“我不喜歡這個先生講的東西。”
秦王政便讓他先下來,屋頂太危險了。可扶蘇不肯,還說在上面待著涼快,等天黑了他要在這里看星星。
太子許久沒有鬧過小脾氣了,秦王政想了想,干脆叫人架起梯子,也爬了上去。
這個舉動把扶蘇嚇了一跳
“阿父”
那時的秦王政已經滅了三晉,是個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而立之年的王上爬房頂,說出去臣子都不會信的。
但他還是陪著兒子在高高的宮殿屋檐上等到了星月升空,和兒子談了許久的心事。
青春期的少年人總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不愛和父母說。唯有像這樣氣氛正好的獨處時,才會袒露一些心事。
秦王政于是知道了兒子鬧脾氣的原因。
他語重心長地勸道
“不必為旁人的言語生氣,先生說什么你記著就好了。他們說的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錯。你先記下,對的你就照做,不對的你就置之不理。或許等到很多年后,你再回顧時,會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
很多年后,扶蘇當了秦二世,他再回憶那個先生的話,便不得不承認父親說的是對的。
在有些事情上多顧慮一些,不要肆無忌憚地消耗父親對他的寵愛,確實對他們的父子感情有利。
這并不代表他和父親間的親情很脆弱,只是再好的感情也需要雙方主動去維護,那樣感情會更加堅固和綿長。
扶蘇伸手做出摘月的動作。
雖然什么都摘不到,但這樣很有趣。小孩子才愛這么玩,成年人總是礙于旁人的眼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