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海河流域跟黃河流域沒什么相連的水路,只能走馬車慢慢趕過來。
最后那段路為了節省時間,他們都沒走馳道。尋常官道走起來顛簸不少,眾人都挺受罪的。
扶蘇上船之后就往涼爽的船艙里一躺,開始算各地的基礎建設做得如何了,什么時候能夠騰出人手來修運河。
倒也不著急,在第四次巡游歸程之前修好就行。
畢竟第四次是
巡幸塞外,回咸陽依然可以走東北水路進入黃河流域。而第四次至少是十年后的事情了,慢慢修來得及。
第三回巡游走巴蜀南下,倒是有現成的水路能借用。
除卻剛開始出門過巴蜀時可能找不到合適的水路之外,等進入珠江流域就好了。
珠江一路能到南海郡。
后面的路程雖然沒了水路,但其實王駕也不太可能進入閩越的地界。閩越是百越里性子最獨的一個,進去之后風險比較大。
所以那時約莫會換馬車往廬江郡去,然后從贛江入長江。抵達會稽郡后,順江南運河進入錢塘江,去看看東越。
回程就很簡單了,直接走長江回來。
長江有個支流叫漢水,可以抵達漢中。漢中距離咸陽不遠,全程都不需要坐太久的馬車。
始皇聽著兒子已經提前開始規劃巡游路線了,也不打斷。任由他暢想起來,還很給面子地將之記錄在輿圖上。
而后他說道
“可緩過勁了去換身干爽的衣服,船艙里冰盆放的多,別受涼了。”
今日抵達黃河沿岸的時候恰逢午時。
既然大船近在眼前,大家也就不耽擱時間了,直接上船再用膳和休整。
只是已經進入酷暑時節,從放了冰的馬車上下來上船的這么點路程,就叫他們出了一身汗。
始皇看兒子面色泛白,就讓他先躺一會兒。
扶蘇平日看著沒這么虛弱,所謂的體弱都是大家嘴上說說的。可是一旦遇到嚴寒和酷暑,就立刻不成了,還是身體底子虛。
始皇問過夏太醫怎么改善太子畏寒畏熱的毛病,夏太醫說只能盡量調理。太子自己不肯鍛煉的話,吃什么都是沒用的。
始皇就很不解
“太子年少時勤練不輟,近十年雖然略有懈怠,緣何就如此虛弱了”
可見始皇自己其實也很清楚,愛子的身體底子是可以的。不應該造作十年就造成了這樣,除非前世的病弱被帶了過來。
但那時的病弱是前世身體的毛病,又不是神魂的毛病,哪能被一并帶過來。
夏太醫只好說明白一些
“思慮傷身,且太子還有心結。夜間睡眠不好,更是雪上加霜。”
始皇于是陷入了沉默。
夏太醫又道
“如今重新調理倒也不遲,只是身子骨虛了些,不是什么大毛病。臣雖不知太子心結在何處,但見他不如往年思慮甚多,且夜間也能睡足了,調養兩年便可緩和許多。”
所以僅剩的毛病就是心結了。
始皇算了算時間,還有八年不到。
他便對夏太醫吩咐道
“你盡力為太子調養,不要叫他身體惡化。”
既然三個大問題已經解決了兩個,剩下那個就算要等到八年后才能搞定,那也不必過于憂慮。
夏太醫都說以現在的狀況調養兩年就能緩和很多,那調養八年必然效果
更佳。待八年后一切塵埃落定,他的阿蘇就能徹底好起來了。
夏太醫不明所以,但見陛下并不擔憂的樣子,也猜到了陛下可以解決太子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