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匈奴假裝成別的戎人部落,騙他們迎自己進部落。但匈奴根本不是來做生意的,他們就是來撈好處的。
這個部落因此很快也遭遇毒手。
直到匈奴覺得搶得差不多了,開始物色個好地方定居,這才消停下來。
但消息總歸是會傳開的。
傳開
之后許多小部落人人自危,他們不知道匈奴暫時不會繼續出來欺負人了,只知道自己經不起對方搶奪。
這個時候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去西羌和西域重新找安穩的地方待著,要么就加入月氏的聯盟。
月氏正在努力想要一統仙湖高原,加入他們可以盡可能保存部落編制。只不過以后得聽月氏的調令,相當于多個頂頭上司。
給人當馬仔確實不太爽,可比起被匈奴欺負也找不到人幫忙,至少月氏強大,敢和匈奴硬剛。
聽說匈奴人都不去碰月氏聯盟的部落,就是擔心引起月氏舉兵報復。所以只要加入月氏,以后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比起背井離鄉往別的地方跑,大部分小部落還是選擇了加入聯盟。他們本來就不是什么厲害人物,給人當小弟其實也沒什么丟人的。
月氏靠著匈奴的“協助”,一網打盡了高原上的小部族。剩下的就是大部族了,目標大,可以直接發兵攻打,把人打服。
至此,高原上除卻秦兵和匈奴,就只有月氏一家獨大了。
李信給月氏送信,告知了匈奴的位置。
月氏為了給新加入的小弟們找場子,自然得和匈奴火拼一把,替他們報仇,借此拉攏人心。
等到月氏把匈奴一路趕去了西域后,整個仙湖高原就基本沒有落單的部落了。
哪怕是偏遠的小部落,之前也為了求自保加入了月氏聯盟。
而且加入后他們還發現自己壓根不用干什么,月氏連打仗都懶得從他們這里抽調人手。因為他們這邊太偏僻了,部族成員戰斗力也不行。
月氏我只是想要個老大的名頭。
小部落可以可以,我們配合
小部落覺得月氏可能是閑得無聊,想學大秦那樣搞個一統霸業。不過學得不倫不類的,只是個面子工程。
但他們卻不知道,月氏的這個面子工程其實大有可為。
名義上它成為了高原的掌控者,其他部落就得在大部分事情上聽它號令。只要月氏別太過分,大家就不會反抗,畢竟單獨一個部落的反抗顯然無法成事。
月氏只要穩住了大部分部落,剩下的人就不敢輕舉妄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月氏相當于壟斷了高原商路。它便能以高原之主的身份和大秦談條件,甚至是收一點來往商隊的過路費。
以前過路費收得很亂。
部落太多了,有的部落卡著要道收費,賭的就是你必須從這兒走,只能吃啞巴虧。
有的部落則地理位置不好,干脆用不收費、免費通過作為噱頭,吸引商人從他們這邊走,拉動自家這里的經濟。
現在月氏施行統一收費的制度,不同道路根據好走的程度制定不同的費用。費用抽一成交給月氏,美其名曰是“聯盟的公共庫房”,其實就是月氏自己吞了。
還有販鹽也是,月氏進行了重新定價和抽成。統一了鹽業市場,避免自家成員惡性競爭。
扶蘇看著這一連
串的行動,意識到月氏里頭有懂行的人在指點。
他便著人去打探是誰在給月氏當軍師。
而后他從探子那邊得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蔓。
許久之前,扶蘇在戎人部落里發現過一個女軍師。她是被擄掠的女子和戎人結合生下的孩子,抓住了大秦和諸戎通商的機會翻身,從奴隸成為了部落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后來扶蘇問過她要不要回中原,她思考良久之后決定先繼續留在西北替大秦辦事。
她覺得她得攢到足夠的功績再回來,這樣才能過上她想要的日子。若是直接走了,想在大秦站穩腳跟重新打拼可沒那么容易。
這么些年,她一直在暗中推動青海高原上的勢力洗牌,靠著她的商業頭腦成為好幾個大部落的座上賓。
掌控這些部落之后,她想做什么就變得極為簡單了。
扶蘇近些日子沒關注青海那頭,倒是不清楚她何時混成了月氏的國師。月氏這些手段就是她教的,她利用月氏先統一了收費制度和鹽業等商品的定價,制止了市場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