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舍不得拋下我,還會和前世一樣魂魄守著我不離開。”
始皇心道這個他可控制不了。
但兒子既然靠著這個自我安慰支撐了下來,他當然不能去拆臺。還要點頭贊同,保證一定守著他不走。
扶蘇放心了,臨睡前又說
“說不準我們還能再重生一回呢,就是不知道父親反復做同樣的事情會不會膩。每次死后再睜開眼,就看見六國又冒出來了,實在糟心。”
始皇你還是趕緊睡吧。
臭小子可比六國讓他糟心多了,他寧愿多滅幾次六國,也不想再來一回今年夏天的提心吊膽了。
夏季走到末尾的那日,下了一場大雨。
雨水似乎沖刷掉了一切陰霾,扶蘇坐在廊檐下看了許久。
他伸手去接了一捧水,卻被父親給抓到了。被教訓了半晌不許淋雨,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往日的雞飛狗跳。
太子殿下徹底恢復健康,除卻前半年留下的消瘦讓人還能窺見一絲生病的影子外,再看不出任何端倪來。
而且太子恢復的速度也極快,讓人不由感嘆年輕人就是生命力頑強。
扶蘇之前幾年好不容易長壯實一點,這次又瘦回去了。始皇有些不太滿意,短時間內卻喂不胖兒子。
甚至就連原本那嗜甜的毛病都改了。
因為太子“病”中沒胃口,眾人想著他愛甜食,便上了許多甜食想哄他多吃一些。夏太醫說殿下身體消瘦,確實該多補充一點糖分,也就沒攔著。
結果那段時間沒胃口還要強行吃東西,扶蘇就有點吃傷了。
雖然依舊愛甜食,卻再不如往日那么嗜甜,知道適可而止了,也不曉得算不算是因禍得福。
反正始皇陛下是很不滿意的
“太子至今還是沒什么胃口,每日用膳吃的還不如往年一半多。”
御廚們非常頭疼,他們使盡渾身解數也沒讓太子胃口大開。偏偏陛下盯著,每日思考這頓做什么菜都很困擾。
太子何時才能像以往那么胃口大開呢
這個難題直到某日席上端出了一道加了茱萸的菜。
茱萸是古時的辣味調料,略帶苦味,不如辣椒辣得純粹。因為這個苦味的存在,后來才被辣椒順利取而代之。
先秦時期沒有辣椒,只能用茱萸代替。
不過茱萸原產地在百越和楚南,朝鮮扶桑也有。中原地區不多見,尤其是做調料用的那類茱萸。
最近太子胃口不好,廚子們就搜羅了各地美食,換著花樣試圖勾起太子的食欲,今日這道加了茱萸的菜正是楚南風味。
而且由于擔心太子吃不得太辣,還有太子一向怕苦這個顧慮在,菜里茱萸沒敢多加。
沒想到扶蘇不僅多吃了幾口,還說感覺不夠辣。
始皇很是驚奇,仔細問了獻上菜方的那個楚國廚子才知道,原來辣味的菜肴比較開胃。廚子還想著太子生母是楚人,或許天生就能吃辣呢。
晚間再用茱萸做菜時,就額外做了好幾道。都是不同的辣度,試探太子喜歡哪個程度的。
其實扶蘇生母是楚國宗室女,常年生活在楚都壽春。壽春是后世安徽的淮南市,位處楚北,不在楚南。
本作者無字驚鴻提醒您最全的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盡在,域名
楚南該是湖南和江西,這兩個茱萸原產地確實也是后世的吃辣大省。不過拋開楚人血脈這條不談,關中老陜也挺能吃辣的。
始皇見愛子終于胃口大開,多用了點飯食,心中大慰。跟著吃了幾口那新菜色,好奇是什么味道才叫兒子有了食欲。
于是自那之后,宮中就開始常備茱萸了。
廚子有些納悶
“陛下居然也愛吃辣嗎”
學徒試圖解答其中原因
“是不是因為陛下愛喝酒酒不也是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