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也微微一頓。
三十多歲已過而立之年的男子了,還被人叫做“小三”,難免有點不習慣。更叫人悲憤的是,明明自己的名字都是太子起的,結果太子不記得他叫什么。
那人只能安慰自己,伯父日理萬機,記不清楚也情有可原。他能記住自己是哪家、排行第幾的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且,說不準太子伯父只是許久沒見過他,難以把他這張臉和他的名字對應呢
他很快恢復鎮定,和祖父寒暄了片刻。
這人的遭遇才是個開頭。
等他走后,有更多人大著膽子上來為祖父、曾祖父祝壽。
孫輩的還好,扶蘇至少記得排行和他們的父母是哪個。到了曾孫那一輩,扶蘇就徹底分不清
了。
過目不忘的太子殿下很明顯是沒往心里去,因而就從沒刻意記過這些。
哪怕里頭有的人吸取了教訓,上來就自我介紹叫什么。片刻后扶蘇再叫他們,也叫的不是名字。
“八弟家小十一生的老五,你過來一下。”
當事人
始皇帝
小史史官
橋松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父親,人家叫阿昀”
單字的名不好叫,總不能連名帶姓氏。所以他們一般會加個“阿”或者“小”,以示親昵。
橋松懷疑他爹是故意的。
這么復雜的親緣關系都記住了,沒記住人家叫什么名字,這合理嗎
扶蘇也覺得這么叫太費勁了,他很快讓人拿了幾本書過來。有詩經和楚辭,還有瓊琚的秦章合集。
之后再要叫人的時候,或者有誰過來主動打招呼,他就對照著書翻他之前的標注。搜尋一番,找到正確對應的人名,再開口喊人。
說實話,這個操作也沒比之前的叫法好到哪里去。
這日的家宴結束之后,受不了了的橋松就緊急給他父親準備了一個侍者。專門用來提醒他爹各個家族成員都叫什么名字,免得再鬧出類似的事情來。
扶蘇唉孤也不想的
誰讓他對數字更敏感呢記住數字太過容易,也就很方便翻找記錄進行對應了。
橋松翻得很好,下次別翻了。
不過被派來的侍者其實也很難記住這么多復雜的人名,所以對方自己一般也會拿出書籍來翻找,找出了之后再小聲提醒太子殿下。
橋松覺得這樣也比讓他爹親自翻要好。
他都不敢想之前那段被記錄在史書里會是什么模樣,后世人看完會不會懷疑他爹已經老年癡呆了。
雖然現在找別人提醒他名字,仿佛也有點記性不好的嫌疑。可至少,這樣可以強行解釋為太子忙于政事沒空記這些。
總之,太子本人還是少點騷操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