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墓穴修得矮小逼仄,哪像他父親的皇陵。說宮殿就是宮殿,室內高挑寬闊,還用木材、石雕、壁畫等物裝飾過。
像尋常陵墓那樣丑兮兮的壘磚樣式是看不見的,都被裝飾貼墻藏在后頭了。
這么漂亮的地宮,陪葬品當然不能隨意擺放。尤其是不能擺得跟個墓穴一樣,不然住在里頭多晦氣啊。
眾人不是,死都死了,還嫌晦氣嗎
啊
扶蘇你就說你死了以后樂不樂意待在那樣的墓穴里吧。
眾人
還別說,你還真別說,在這種室內住著是有點壓抑的。哪怕明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可畢竟當
過幾十年的活人,早都習慣了陽間的審美。
太子殿下用一句換位思考成功說服了所有人,當下再沒人覺得太子吹毛求疵、想法奇葩了。
扶蘇心滿意足地做完了全部指點,和父親啟程回了咸陽。
咸陽的橋松許久前便已經得到了這邊驗收通過的消息,開始安排人將地宮中要用的陪葬品運往驪山。
隨行的還有侍奉陛下和太子許多年的侍者。
他們因為年紀大了,早就無法繼續在兩位身邊當差。平日里就榮養在玄宸宮中,負責教導新來的侍者如何行事。
如今要為陛下的陵寢布置地宮,找別人都不如找他們合適。
除卻太子外,唯獨他們最了解陛下的喜好。經他們指點布置出來的宮殿,絕對不會叫陛下住得不夠舒心。
這并不是一件很勞累的活,都是他們做慣了的。只需要動動嘴,自然有人為他們推輪椅。
雖然發明輪椅是為了方便腿傷不便的士兵,可年紀大的侍者確實沒法走太久站太久,有輪椅坐就好很多。
這次前往驪山,老侍者們應該就不會再回咸陽了。
始皇帝啟程回咸陽的時候,他們已經抵達驪山。
臨行前一日,這些人來拜別陛下。
一人說道
“不知老奴還能活多久,若是長壽,愿為陛下守陵。若是短壽,還請陛下允許奴等隨葬外城。”
其實他們早就脫離了奴隸身份,只因大秦廢除了奴隸制。所以宮侍雖是仆從,卻不再是物件,而是“賤民”。
這個賤民不是罵人的詞,而是一種社會階級,代表著失去自由、受人奴役。它是具有繼承性的,也就是子孫后代都會繼續給主家當奴婢。
但即便如此,也和奴隸有著本質區別。貴族不可隨意杖殺奴仆,人家地位再低也是民。
且大秦如今已經通過了贖身的律法,面前的這些老侍者早就贖身了。若是肯的話,完全可以靠著這些年的賞賜出宮去做個富貴閑人。
死后給始皇帝隨葬,那就只能按照仆從的待遇草草葬下。自己歸家去安葬,卻可以花錢按照富戶都能擁有的規格單獨建墓。
始皇弄陶俑,就是沒指望侍者隨葬。
不過始皇到底是封建帝王,有人主動要求死后繼續侍奉他,他也不會拒絕。
自小在宮中長大的侍者早就習慣了為奴為婢,和他們談人權自由也不現實。甚至在宮侍們看來,死后還能繼續侍奉陛下還是一種榮耀。
始皇嘆息一聲
“準。”
侍者們便高高興興地送別了陛下和太子殿下,精神抖擻地開始干正事。
沒想到臨老還能在這里發光發熱,一群整日閑得發慌的老人家煥發了第二春,每天都充滿了干勁。
在咸陽調教新侍者,哪有在驪山陵干活有盼頭。日日看著一群年輕面孔青春洋溢,自己卻垂垂老矣,實在叫人抑郁。
咸陽城中。
太子的騷操作就不可能瞞得住,到底還是在群臣中傳遍了。
一回宮,隔日就有臣子求見。
史菅找到太子,明示加暗示
“臣覺得,太子對地宮布置的建議非常不錯。便是換了臣,日后去了地府只怕也住不慣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