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詢問了一番各色案例之后,確定夏太醫沒在忽悠他。于是重新振奮精神,有了努力的方向。
始皇帝也在夏太醫走后適時開口
“朕前世發現衰老的跡象之后,不還是拖了十一年才離世阿蘇不必如此擔憂。”
扶蘇一想也是。
就算父親開始步入遲暮之年了,也不代表立刻就會離開他。
前世要不是因為射鮫,透支體力染了病,父親還能多撐
好些年呢,他要相信父親不會輕易拋下他的。
扶蘇決定樂觀一點。
他開始尋找各種能逗父親開心的事物,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很有盼頭。
始皇帝對夏太醫越發滿意起來。
他自己的說辭只能糊弄一下太子,到底能撐幾年其實不好說的。且就算當真撐過了十年,到時候太子還得再難過一次。
可夏太醫不同,他實在太能干了。總能想到法子應付太子的那些要求,也有辦法穩住太子的身體和精神。
有這樣優秀的臣子實在是社稷之福。
如此,始皇帝也能放心了。
即便哪日他駕崩,有夏太醫在,太子也必不可能出事。
扶蘇搗鼓的那些東西確實有點作用,接下來的日子里,始皇帝的精神頭當真好了不少。
尤其是被兒子拉著一起商量哪副畫掛在地宮哪個宮室的時候,顯得非常有精神。
始皇頗覺為難
“你這些年畫的太多了,叫朕實在難以抉擇。”
他看這幅也好看,看那幅也不錯。想都掛出來,但是算了算好像宮室不太夠。
有一個高產的太子也是甜蜜的煩惱。
扶蘇挨在父親身邊幫忙出謀劃策
“雖說一間屋內掛太多顯得十分局促,但我們可以另辟蹊徑。”
比如連環畫,這個就無所謂掛多少了。
尋常室內掛畫不會一口氣掛太多,是因為不同風格和內容的畫掛多了看起來像暴發戶似的,太不講究了。
換成連環畫就不一樣,連環畫本來便要掛在一起才完整。而且連環畫還能弄個宮殿來制成展覽室,一間殿宇里能掛好多排。
除此之外,同一系列的也能多掛點。
比方說風景圖,各地名山的山景圖就能在一面墻上掛幅,挨在一處。還有花鳥魚蟲這類成套的圖,也是一樣。
這種可以掛在正殿中的主墻上,作為背景墻的裝飾畫。只要是看起來是和諧的一整套,就不會顯得突兀和掉價。
扶蘇如數家珍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刀槍劍戟、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等等,各式各樣的組合都能湊出來。”
現代人編的世界就是這點好,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這里都有。否則按正史來的話,梅蘭竹菊是明朝人總結的,歲寒三友是宋朝人編纂的。
扶蘇畫的畫多,而且他的畫風數十年如一日,就沒變過。他也不像別的畫師努力鉆研畫技,很多時間跨度很長的畫拿出來,根本看不出是彼此隔了多年的作品。
細心保存的畫作被一張張取出來展開,乾元宮里開始進行工作量龐大的篩畫活動。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娛樂,大家玩得都很開心。不僅始皇和扶蘇每日有空就搞這個,好些人聽說之后也愛來湊熱鬧。
皇室孫輩開始的小崽子們基本就很少能親眼見到太子的畫了,從小就聽說有多好看有多寫實,一直無緣得見。
他們只見過畫師復刻的,其他的就是畫師學了殿下的畫法之后,自己創作的作品。
但作畫這種事,不同的人畫出來的總是有差異的。便是擅長仿畫的畫師,也很難完全仿著別人的風格畫出新畫來,多多少少會帶點自己的特色。
本作者無字驚鴻提醒您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扶蘇近三十年的畫就不怎么交給畫師臨摹了,外頭沒有摹本。此時再翻出來一對比,就會發現他和畫師已經走上了不同的兩條道路。
桐抱著女兒搶到了最前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