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琚
李世民和他咬耳朵
“你兄長當過皇帝,你阿姐的后人也當過皇帝,就你這一脈沒當過,人要有點追求啊”
瓊琚
瓊琚沒有這么無聊的追求,他也不覺得光自己這一脈沒人當皇帝是什么會被別人比下去的缺陷。
但瓊琚不在乎,瓊琚一脈的其他后人還是挺在乎的。當時就有一群人精跳反了,公開支持李世民。
他們表示
“沒錯我們仔細翻了翻譜系,發現唐祖確實是我們的后人”
瓊琚所以沒有人詢問我的意見嗎
秦君們你們是不是以為寡人傻
事已至此,再算賬也沒意思了。
而且人家好歹幫大秦延續了國祚,始皇帝都沒來跟著他們一起胡鬧,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昭襄王雖然很不爽,到底還是冷哼一聲帶人走了。
李世民逃過一劫,正想離開。
瓊琚一脈堵住了他
“是這樣的,來了地府會結算你生前的功德。在地府功德就是貨幣,沒錢寸步難行。”
李世民有了不好的預感。
瓊琚一脈接著道
“我們雖是始皇帝后人,可陛下要養祖宗,沒錢養我們這么多后人。你這皇帝當的不錯,功德肯定不少,是時候該發揚大秦傳統,該你出錢養祖宗了。”
李世民所以你們這么果斷地認下朕這個后人,打的是要養老錢的主意
心真臟啊
瓊琚一脈我們也不想的,可是橋松一脈有二世等幾個皇帝養,舜華一脈有鳳秦的皇帝們養。只有我們,靠著先祖扶蘇接濟,先祖還老嫌棄我們花錢太多。
扶蘇難道不是嗎我的錢本來是留下來給阿父當零花錢的
要扶蘇說,有些子孫后輩直接投胎去算了,別留在這里礙事。是父親說管理地府需要人手,他才勉強同意留著他們。
9想看無字驚鴻寫的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150章現代生活考試嗎請記住域名
不少子孫非常擔憂哪天斷了經濟來源,這才著急找個下家。李世民自己撞上來,那怪不了別人。
李世民朕就是吃了來得晚的虧。
早知道地府是這樣的,他肯定不亂認祖宗。奈何這群人來得太快了,把他堵在家門口,根本沒給他了解地府的時間。
有了瓊琚一脈的聲援,李世民日子過得倒是不差。
唯一的糟心事是他的秦唐才傳了兩代就被兒媳婦篡位了,改回了大秦。偏偏兒媳婦因為這個改國號的緣故,比他更受秦人的歡迎。
但好消息也有,比如從兒媳婦開始的后代好像不用他養了,兒媳婦主動表示養家重任自己包了。而之前認的便宜祖宗,兒子們也貼心地表示會幫忙養。
是的,兒子們。
長子承乾去海外洲立國了,功德居然賺得比繼承了皇位的幼子稚奴多。
李世民思來想去,覺得可能是因為海外洲那地方在別的位面不屬于華夏文明。現在他幫著把華夏文明擴張到了海外,這才功德甚大。
人呢,就是有對比才會滿足。
后頭什么秦宋趙匡胤、秦劉劉娥、秦明朱元璋之類的朝代皇帝下來之后,李世民才發現早認祖宗的好處。
從秦唐開始,嬴秦家的后人都擴散去不同的大洲發展了。到了秦宋時期,一個個都混得很不錯。
嬴秦各脈有正經后人可以供養先祖,哪里還管其他不知道是不是冒名頂替的皇帝。
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府“秦”滿為患。扶蘇終于受不了了,拉著群臣設置了贍養規范。
幸虧當前位面只有社會地位到一定層次的人才能進來,不然早擠死了,也根本養不起這么多人。
現在沒錢的都得自己想法子賺功德,也就最早那批秦君還在每個月固定拿養老錢。
漸漸的,就有陰壽耗盡沒錢續命的鬼魂去投胎了,地府里清凈了不少。
但扶蘇還是嫌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