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分化出兩條的,應該是父親吧然后分化出十六條的朕確實有十六個兒子”
橋松懵逼地看向瓊琚。
瓊琚也被這個發展驚呆了
“阿兄,你的子孫后代確實很能生啊。”
但瓊琚很快發現了盲點。
他仔細搜索了一下這個基因共祖的檢測原理,原來是檢測y染色體上的基因序列。而y染色體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傳遞原則,所以檢測這個共祖,只能檢測到很少一部分的男性后代。
比如始皇帝女兒的后代,無論男女都不攜帶他的y染色體,無法靠這個測共祖。他孫女的后代,也是一樣的道理。
那么按照這個原則反推的話
兄弟倆異口同聲
“算上祖父的女性后代和她們的后代,現在天底下
得有多少人是祖父的后人”
橋松催促弟弟去找找線粒體遺傳。
想看無字驚鴻寫的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152章現代生活同人文嗎請記住域名
瓊琚遺憾地表示沒搜到
“看來是沒辦法精準計算全球有多少人攜帶祖父的血脈了。”
但他們覺得人數肯定相當恐怖。
光算單傳的男性后人就有上億,其他和女性后人通過婚的肯定都沾了他們嬴秦血脈,四舍五入全球都是他家后人啊
橋松拿出他爹給他買的秦朝科普讀物。
這些科普讀物里頭還夾雜了一本西秦后記,講述的是西秦宗室被驅趕出西域之后發生的事情。
它說得比較籠統,只簡單提了一下大概的事跡。畢竟牽扯到的勢力眾多,當初大家可是分散去了好多地方的。
橋松很快翻到了一頁
“阿弟你看這里,這里說后人們在各洲人少力薄,因而曾經往華夏大地派過人手,吸引華夏黎庶前往各洲定居。”
約莫是宗室后人也不太習慣那邊全是外國人,就琢磨著搞混血。只要混得夠多,那華夏的自己人就能占數量大頭。
畢竟混血兒都有他們華夏血脈,可以更方便地傳播華夏文明。
為了達成讓自家文明在全球開花結果這一遠大理想目標,上千年來各洲一直在從華夏引進人口。然后代代通婚,成功搞得全世界到處都是混血兒。
如今純血已經很少見了,就連華夏本地也遇到了混血。只不過這邊多是和百越、羌胡混血,不像其他大洲混血混得已經看不出來千年前東西方長相其實差異很大。
后世王朝靠著土豆玉米紅薯一類的高產作物,人口經常大爆發。每當發愁人太多養不起人的時候,就有外頭的勢力來吸引人口落戶。
幾方漸漸形成了默契,有志一同地開始改造血脈。
當時他們喊的口號是“人本不該有種群之分,若大家外貌相同,便會親如一家”。這明顯是忽悠人的,畢竟自家人還內斗呢。但因外貌遭受過排擠的族群卻很感動,非常配合通婚的政策。
總之現在華夏境內約莫已經沒有不沾老秦家血脈的人了,而全球各地,恐怕也差不離。就算有漏網之魚,應該也不多。
橋松朕沒想到他們真的能干成這事啊
宗室后人我們也沒料到會有這個意外之喜啊
瓊琚已經飛快地把這些內容發去家族群里了,既然是好消息,當然要讓先祖們高興一下。
橋松主動攬活
“我給祖父私發”
瓊琚也不跟他爭,幼稚的阿兄最近又開始和父親爭祖父的寵了,他沒必要跑去蹚渾水。
橋松滿以為自己分享了一個很勁爆的好消息,祖父一定會驚喜交加,夸他能干。
結果始皇帝的反應很淡然
“朕早就知道了。”
橋松祖父什么時候知道的
始皇帝回他
“朕這里有所有血脈后人的名單。”
所以他其實是可以準確得知后代人數的,比基因測序推算的還要精準。
橋松heihei
橋松想起來了。
在很久之前,地府有個政策是祖宗無聊時可以打開直播看看后人們都在干什么。每個后人的視角都能看,畢竟那個時候各家族人都不多,不會挑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