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立刻回去看兒子
“阿蘇,朕回來了。”
扶蘇凈面的動作一頓,胡亂擦了一把臉就把帕子丟開了,扭頭撲進父親懷里。
“阿父阿父嗚嗚嗚”
秦政有些心疼
“是不是嚇壞了”
扶蘇可憐巴巴地點頭,還給阿父看他的手指
“奏折都是我批的,好累哦,”
接著又苦著臉說
“他教訓我,每天都要聽他念叨。”
訴苦肯定是要往夸張了說的,秦政也不提自己看過起居錄了,知道他在夸大其詞。反正那位始皇帝人都回去了,編排他兩句也沒什么要緊的。
當務之急,還是把太子哄高興了更重要。
歷史
嬴政發現他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他松了口氣,有種解放了的錯覺。
長公子照例來找父親學習,進來就先行禮,而后說道
“陛下,您昨日教導
我的內容,我已經領悟了。下次再遇到父親生氣,我會盡力哄他的,絕不與他頂撞。”
嬴政有些欣慰,還是自家兒子好。
代替他的始皇帝似乎也挺靠譜的,不像他的太子那么不著調。
嬴政一時心血來潮,便問他
“你準備怎么哄父親”
長公子想了想
“要看父親是因為什么生氣的。”
嬴政試探著說道
“朕發現那些方士都在騙朕,決定將他們都發配去戍邊。”
長公子點點頭
“發配戍邊太嚴厲了一些,路上多有累病而死的,會叫天下黔首誤解父親殘暴。不如就近送去驪山吧,修陵要不少人手。這樣可以減少路上的損耗,也能讓他們為父親多出點力。”
發配戍邊是要徒步走到邊境去的,官府不會多好的伙食,還會用鞭子驅趕。所以經常會有人死在半途上,有時候能死一半人,庶民才會一聽就覺得畏懼。
驪山就在咸陽隔壁,發配去那邊就沒有趕路的煩惱了。能多留點人手干活,總比白白死了要強,死了可就浪費了。
嬴政未曾想到兒子會這么說
“你不覺得朕刑罰苛刻”
長公子目露困惑
“不讓犯罪者服刑,就要征庶民服刑了,這怎么能算苛刻呢”
和秦政待了一個月,長公子已經順利被他的新式“仁政”給洗腦了。
秦政告訴他,既然總要放棄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不如放棄罪犯的,保全庶民。讓罪犯多服點勞役,庶民就能相對輕松一些。
真正的仁不是大愛無疆對誰都好,因為你對壞人好了,壞人還會去害好人。做個圣人不如做個俗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順便又灌輸了一波利益論,比如人口很有用不能浪費之類的。
長公子言談間就忍不住帶了出來。
秦政自己本來沒那么會洗腦,架不住他有個嘴皮子利索的太子。扶蘇有時候都能靠著歪理把阿父帶偏,秦政跟兒子相處久了難免學到一些。
在長公子身上試了試,確實很好用。
長公子也發現現在的陛下似乎是他父親回來了,干脆主動給父親解釋了一下自己最近都學了點什么。
嬴政越聽越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