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海聽了嗯了一聲:“行,正好家里多個人也熱鬧熱鬧”。
“不是,你屈伯想在你們村開個窯,以后有時間就來這里住上一些日子,看樣子是看上了你們村的風水”秦玲玲說道。
蒼海聽了想了一下:“這事我可答應不了,如果想挖窯的話,得和胡大爺爺去說,村里幾個老人還要商量一下什么的”。
“老屈知道,跟那邊人家開窯一樣,窯是屬于村里的,只不過讓你屈伯住著。其實他如果不是看別人開窯,自己也不好意思提開窯的事”秦玲玲笑著。
蒼海聽了說了道:“那大體沒什么問題了”。
別家開的窯是指張久生在村東頭開的幾口窯,之所以讓他開窯是因為張久生自己出開窯的錢,還給了村子里一筆開窯費,而且這窯還不像蒼海和村里人一樣開了這窯就是你的了,只是讓你住,這窯的所有權還是村里的,當然了窯不是一直住下去的,也有時間限制,張久生是十年,不知道屈國為這打算是多少年。
這是可以理解的,對于村里人來說這是祖地,別扯那些有的沒的,四家坪的人祖祖輩輩在這里住了快幾百年了,哪里會許一個外人在這里開窯生根,哪怕是再窮這里對于村里的老人也有著非凡的意義,要不然早就搬到更加方便的鎮上去住了,所以這窯產一定得是村里的,況且這東西你也辦不來土地證,因為你戶口根本不在這里,而蒼海能開窯那是因為蒼海就是村里人,雖然沒有戶口在村里,但是村里人認這個。
“那等會兒我吃完飯我把屈伯帶去見胡大爺爺”蒼海說道。
說完想了一下,蒼海說道:“要不您和老師也開一間窯?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窯都是好東西,比什么空調暖氣都舒服”。
“我們?”秦玲玲想了一下,不由有點意動。
“開個窯,有空的時候來這里種點兒菜,悠閑的過幾天小日子也不錯”秦玲玲此刻也有些心動了。
不過又仔細想了想,自己一年能來幾天,這才笑著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吧,我和你老師退休來這里到是不錯,現在太浪費了”。
蒼海也不再勸了,專心的干手上的活兒,隨著嗒嗒的刀碰面板的聲音響起,疊起來面皮已經成了一根根手指寬的寬面條,隨著蒼海這么輕輕一抖一抓,面條又被堆起了一小堆子。
等著平安把雞拿過來蒼海切成了塊,放到壓力鍋里加了一些料大火燉了熬高湯,然后繼續把剩下的幾個面團都切成面條。
所有的事情都干好之后,大鍋里燒水,在等水開時間把芹菜切成了沫,小蔥、紅辣椒什么的切成碎,至于大蒜則是讓師薇搗成蒜泥。
等著水一開,立刻把半個面板上的面條掃進了鍋里,蓋上鍋蓋,同時給高壓鍋放氣。
等著面條熟了,碩大的海碗在鍋邊一字擺開,用大漏勺往鍋里一探,撈出了面條瀝開了湯水,均分到了幾個大碗里。
用勺子把雞熬制成的高湯往面上一澆,明晃晃的透著濃香的淡黃色高湯,散出來的香味不要太勾人啊,灑上芹菜沫和小蔥碎,一碗面就成了。
至于蒜泥,還有昨天剩菜,那就憑各自的喜好了。
綠色的面條咬起來一口濃濃的菠菜味,配上鮮美的高湯,外加芹菜碎紅辣椒,那味道就算是不吃光是聞就夠誘人的了。
“開飯啦!”
蒼海很滿意自己的手藝,扯著嗓子一喊,立刻大家都過來各自端了一碗面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至于慢的沒趕上這一波的屈國為和關啟東,只能和蒼海一起等下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