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族里短暫待幾天倒是行,長住的話,不妥。
蕭子敬對族里還是有點感情的,或者說,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都對族里有著非同一般的認同感。在這個時代,除族可是大事,沒了家族的人,更是失去了庇佑,遭人白眼不說,名聲都壞到底了,過得比流民還慘。
蕭景曜沒什么宗族觀念,他上輩子就是個孤兒,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家的孩子,反正都是黨的孩子。這輩子嘛聽聽師曼娘的遭遇就知道,有時候宗族可未必是擋風的墻,還有可能是吃人的豺狼。
但人也不能完全脫離時代環境而生存。比如現在就有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擺在蕭景曜面前他未來可是要走科舉這條路的,名聲對讀書人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日后要是真的幸運地一路高中,被朝廷授予了官職,聽起來功成名就好不得意。
但問題來了,要是族人犯了事,這筆賬可是要記在蕭景曜頭上的。御史參他個治家不嚴,縱容族人魚肉鄉里,一參一個準。
蕭景曜一想到這茬也郁悶,這種宗族連坐,委實討厭。當然,相應的,要是官員犯事,動不動也株連族里,宗族對人的束縛也是相互的。
蕭景曜覺得蕭子敬和齊氏的打算很不錯,他正好去去族里看看,蕭家族人,尤其是族長和族老們,都是些什么性格。
想到這里,蕭景曜便表現出十分雀躍的模樣,“要去新的地方玩了嗎”
蕭子敬樂呵呵地抱過蕭景曜,讓他坐在自己腿上,耐心地向他解釋,“是回我們族里,大家都姓蕭,有同一個祖宗,大家都是一家人。”
“族里離我們家很遠嗎好不好玩”
“不遠不遠,就在南川縣下面的樂水鎮,咱們一家人租家馬車過去,一個時辰就能到。”蕭子敬樂呵呵地把自己的胡子從蕭景曜手里解救出來,接著說道,“我們家在族里還有一間青磚大瓦房,比現在這間宅院還大。曜兒要是想玩,整間屋子隨便你跑,還可以找幾個和你年紀相仿的小孩子一起玩。”
蕭景曜當即就是一個拒絕三連,“我不要,我不想,小孩子哭鬧很麻煩。”
真正和他一樣大的孩子,現在話還說說不清楚呢,動不動就哭鼻子,蕭景曜可沒有照顧小屁孩的愛好。
蕭子敬三人笑倒,“你自己就是個小孩兒,還好意思嫌棄別的小孩子麻煩”
蕭景曜很是理直氣壯,“我不哭鬧呀。”
這話好有道理,蕭子敬幾人無言以對。
于是,正寧二年的新年,蕭景曜成功解鎖了新地圖,去了蕭氏一族的本家,見識了并體驗了一番這個時代的山水田園生活。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