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得了孫夫子的召喚,老老實實地滾回私塾繼續接受孫夫子的指點。
其實按照蕭景曜現在的學習進度,他應該升去科考班更合適。說句讓私塾學子扎心的話,蕭景曜不管哪個班,成績都能吊打他們這幫渣渣。
但蕭元青覺得蕭景曜過早地承擔了孩童不應承擔的責任,心里還是傾向于蕭景曜多出幾個同齡人朋友。
社交小能手蕭元青從小就是人群中最靚的崽,長得好,性格好,雖然蕭子敬不靠譜,但他家那會兒還有不少家業,戶籍又并非商戶,在南川縣縣城,除了官字頭的少爺們,其他的同齡人,都沒有能讓蕭元青避忌的。
當然,這家伙天生性格爽朗,憨憨之余又有一點小動物的敏銳,哪些人他惹的起,哪些人惹不起,蕭子敬這個不靠譜的爹沒教他,他竟然也無師自通,還莫名其妙點亮了抱大腿技能。
所以蕭元青的童年,那真是比后世一些小朋友都要過得快樂的多。惹不起的階層里會有大腿主動送上來讓他抱,他不用顧忌的同齡人,講道理的就一起玩,不講道理的,就會被他以物理服人。
嗯,他那身巨力,真是在同齡熊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拿自己一對比,蕭元青就覺得蕭景曜的日子真是太苦逼了。天天念書,吃穿用度上,蕭景曜也沒什么講究,給什么吃什么,特別好養活。
就算知道蕭景曜生來早慧,蕭元青也時常為此感到自豪,但有時候單從父親的角度,蕭元青又忍不住心疼蕭景曜。十分割裂。
蕭景曜一眼就看出傻白甜爹心里的糾結,反正他不管在哪個班都一樣,科考班里大多都是成年男子,甚至還有比蕭元青還大的學子,蕭景曜雖然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折服了他們,但由于年齡的關系,難免還會被他們當成小孩看待。
尤其是蕭景曜的顏值本來就過于出眾,加上小孩子的身份,私塾那一幫成年男子見了他,時不時冒出個姨母笑,實在讓蕭景曜覺得辣眼睛。
他可不想進了科考班后,成天遭受這樣的折磨,那他的眼睛可能真的要瞎了。
所以蕭景曜婉拒了孫夫子讓他去科考班的提議,繼續待在蒙學班。
雖然蒙學班的小屁孩們也很幼稚,但蕭景曜寧愿面對一幫天真幼稚的孩童,也不愿直面蓄須壯漢對他露出的辣眼睛姨母笑
再說了,有劉圭和鄭多福這幾位小伙伴們,經過這次拯救劉慎行的事兒之后,蕭景曜和他們的關系更親密了。
孫夫子也是頭一回教授蕭景曜這般天才的學生,既然蕭景曜更想留在蒙學班,孫夫子也就不再多言,繼續讓蕭景曜混跡在蒙學班之中,只是給蕭景曜單獨安排了課業。
別的小孩兒嘰哩哇啦背蒙學課文,蕭景曜埋頭寫孫夫子給他出的帖經墨義,順便在周圍學生背著背著筐瓢的時候順口提點一句,打擊得被家里養的白白嫩嫩的小胖墩啪嘰一下把臉埋在書案上,發出嗷嗚的慘叫,然后被一旁的劉圭熟練地拿糕點堵嘴。
欺負小屁孩,有時候也挺有趣的。
蕭景曜偶爾也有點惡趣味。
已經成親的孫敏行再次對著蕭景曜露出姨母笑,無數次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蕭景曜這樣聰慧。不,有蕭景曜一半的才智和品行,他就十分滿足了。
蕭景曜還不知道,他這次懲治貪官,讓他在南川縣所有的百姓心中,名聲已經好到了頂點。
老百姓不知道先賢至圣口中的禮義仁智信具體是什么,但是他們也有樸實的想法。
賈縣令來了南川縣后大肆斂財,被禍害最深的就是南川縣的那些富戶,但普通百姓就沒受到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