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試題,絕大部分考的是四書五經原文,蕭景曜都能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了,這一關對他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蕭景曜還有心思同孫夫子開玩笑,“除非我進了考場后和縣令打起來了,不然的話,縣試的榜上,當有我的名字。”
孫夫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蕭景曜說隨口說的“縣令”二字給帶偏了,忍不住嘆道“也不知這次派來南川縣的縣令,是何秉性”
千萬別再來一個賈縣令,不然的話,他這個得意門生怕是又要被人算計了。
孫夫子的心聲得到了實現。因為出了賈縣令的丑聞,這案子又過了公孫瑾之手,吏部那邊對新派去南川縣的縣令也上了心,特地選了一位秉性剛直的候補舉人接任南川縣縣令。
新縣令姓尹,讓南川縣百姓驚訝的是,這位尹縣令竟然一位家眷都沒帶,只領著一位師爺前來赴任。
到任后,尹縣令推掉了縣衙官吏們為他準備的接風宴,直奔農田而去,雖然秋收已過,但這位頭發花白,衣著樸素,瞧著同田間老農沒有區別的縣令顯然有自己的打算,他親自走訪了附近幾個村莊,問了好幾戶人家今年的收成如何。
南川縣的百姓們頓時放了心,嘿呀,這位新縣令和前面那個狗官完全不一樣,新縣令會關心農戶們的收成呢。
被孫夫子進行考前訓練的蕭景曜聽了一耳朵,又很快被題海淹沒。
蕭景曜不知道的是,一場關于他的談話,在新來的縣令和師爺之間發生。
新師爺對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直接搞死了前任縣令的蕭景曜十分好奇,還帶了一絲警惕,試探地問尹縣令,“大人可要傳那蕭景曜過來一見”
埋頭梳理賬本的尹縣令頭也不抬,“聽聞他明年就要下場,正是緊張備考之際,不必打擾他。明年縣試之時,我自然能同他相見。”
這段對話沒有刻意避著人,很快就在縣里傳開了。大家把兩任縣令一對比,心里也就得出了結論。尹縣令肯定比那個狗官強
蕭元青也松了口氣,他實在不想讓曜兒再受一絲窩囊氣。
有了賈縣令的襯托,尹縣令簡直是公正廉潔本人。
蕭景曜也很開心尹縣令是個正直的好官。他取得了功名,自然算是地方官的政績。蕭景曜當然不想成為昏官政績上的一筆,尹縣令心系百姓,蕭景曜非常樂意為尹縣令的政績添磚加瓦。
因著蕭景曜要備考,正寧九年的新年,就成了蕭元青最安分的一個新年。往常他都要呼朋引伴,帶著蕭景曜和他的小伙伴們到處撒歡,今年他堅強地忍住了甚至表現得比蕭景曜這個要進考場的人還像個考生,難得正經起來,在蕭景曜的書案旁邊又添了一張書案,上面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全然一副悉心求學的模樣。
蕭景曜“”
這唱的又是哪出
蕭元青一臉英勇就義的神情,“你不是說,把夫子講過的東西再說給別人聽,就能加深理解來,給我講吧”
蕭景曜大大的眼睛里充滿了大大的問號,然后把這個憨批交給了蕭子敬,果然又見到了熟悉的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的慈父暴打不孝子的場面。
縣試在二月份,在考試前二十天,考生們要去官署報名。在衙役給的小硬紙上填好自己的籍貫,以及祖上五代的信息。然后衙役們會仔細觀察考生們的樣貌,在紙上寫好他們的相貌特征。
蕭景曜填完自己的信息后,就見這位陌生的衙役對著自己露出一個極淡的微笑,提筆在紙上寫道身量略矮,天庭開闊,眼大有神,俊美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