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不知道的是,在他回家過年的時候,有關他的消息,竟然傳進了正寧帝耳朵里。
官員每到年底都有一次考評,三年一個大考評,根據考評的高低進行調動。
快到年關,各地的折子也進了京。
蕭景曜這個小三元之事,當然不足以呈上御案。但蕭景曜的年紀很討巧,他在正寧帝登基那年出生,按照規制,新帝登基后第二年才改元。所以今年是正寧十年,蕭景曜也正好十歲。他還達成了小三元的神童成就。
種種因素加起來,蕭景曜這個神童,在正寧帝那里就比較討巧。至少彩頭比較好,能讓正寧帝笑一笑。
以嚴知府剛正不阿的性情,自然不可能特地上折子拿蕭景曜邀功。但常明府隸屬于雍州,雍州知州多年無建樹,知道了蕭景曜的神童事跡后,忙不迭地給朝中上了折子。
治下出了個神童,他這個知州文教有功,可算有能給自己長臉面的東西了
正寧帝看了折子后略微有些驚訝,神童雖然罕見,但放眼整個大齊,也不是沒有。但像蕭景曜這樣能
拿下小三元的神童,那就十分罕見了。
dquordquo
清涴提醒您寒門天驕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公孫瑾正好在一旁,聽了正寧帝這話便笑道“陛下登基以來,大齊風調雨順,又輕徭薄賦,百姓人人感念陛下仁德,又何須一名神童來證明陛下是天命所歸。”
“愛卿所言甚是。”正寧帝是個性情寬和的帝王,笑呵呵地點頭道,“不過這蕭景曜的出生,也算是個好兆頭,可以讓朕樂一樂。”
公孫瑾也笑,“這蕭景曜也確實有幾分聰慧之處。”
“哦,聽愛卿所言,莫非你曾見過這位神童嗯,對了,前年院試,愛卿正是去了常明府當學政。若是愛卿曾見過蕭景曜,應當是那年去常明府之時。”
“陛下英明。”公孫瑾恭維了正寧帝一句,笑著將蕭景曜當年是如何想辦法收集證據,懲治貪官一事說了。
正寧帝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大笑叫好,最終收了笑,敲了敲桌子,沉吟道“他既入了府學,且看他日后能否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若是他能來到朕眼皮底下,到時朕再好好考考他。”
公孫瑾不由搖頭失笑,“要到陛下眼皮子底下可不容易,蕭景曜還得過完會試,才能在殿試上得見圣顏。陛下若是再故意考他,怕是會把他嚇得不輕。”
正寧帝頓時哈哈大笑。
笑完后,正寧帝便將蕭景曜拋在了腦后,只在腦海里記住了他的名字。若是蕭景曜三年后能順利通過鄉試,進京趕考,說不準正寧帝在聽到他的名字之后,會再次想起他來。
而現在,蕭景曜在正寧帝心里不過是一個微弱的神童印象,很快就被更繁重的公事掩蓋了過去。
公孫瑾回去后又給蕭景曜寫了一封厚厚的信,再三叮囑蕭景曜一定要勤學苦讀,爭取三年后進京同他見面。信的末尾,公孫瑾輕描淡寫提了一筆陛下已經知曉了你這么個神童,對你很是看好,十分希望你能憑本事來到陛下眼皮子底下。你要更加刻苦念書,千萬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期待。
蕭景曜嚇得手里的信封都掉了。誰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神童而已,放在常明府算罕見,正寧帝見多識廣,怎么會突然知道自己的事跡了
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