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見齊氏有所意動,當即給了她們會心一擊,“再說了,你們就不想去見見你們未來的孫媳婦”
齊氏頓時不再猶豫,立即拍板,“去京城”
蕭景曜故意耍寶,捂著心口怪叫,“祖母果然是有了滿意的孫媳婦就不要孫子了。回京后我得讓希夷多給我繡點荷包才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齊氏不由哈哈大笑,眼神掃過蕭景曜腰間的荷包,認真叮囑蕭景曜,“你可別見人家希夷脾氣好就欺負她,問問你娘就知道,繡個荷包也不容易,你張嘴就要好幾個,這是折騰人。”
蕭元青得意挺胸,拍了拍自己腰間的荷包,“曼娘這些年就給我做了很多個”
驕傲
師曼娘也忍不住噗嗤一笑,對未來兒媳多出不少好感,同樣叮囑蕭景曜,“有一個荷包掛著就夠了,別故意去折騰希夷。好人家的姑娘給我們家當兒媳婦,咱們可不能欺負她。你娘我有個好婆婆,自己也不稀罕當惡婆婆。”
齊氏再次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家人又回族里祭祖。還沒進村,蕭景曜遠遠就瞧見了村門口那座氣派的牌坊,忍不住說道“衙門辦事的速度還挺快,牌坊這么快就送來了。”
蕭氏一族現在算是整個南川縣鼎鼎有名的家族了。不過蕭子敬隔二差五就讓說書先生和戲班子來族里說一些官宦人家的族人欺男霸女惹得全族問斬的事跡,族人們雖然高興得意,走路有些飄,卻還是沒有做出格事情的念頭。
族老們也拎得清,再二告誡族人,族里現在的體面是蕭景曜掙來的,大家一定要管好兒孫,千萬不能為蕭景曜招禍。
家族風氣十分不錯。
時間較急,蕭景曜祭完祖后并未在族里多待,又回了縣里。第二天去拜訪尹縣令,謝過他當年的提點之恩,又去了常明府再謝了一回知府。
蕭元青和小伙伴們再次相聚,蕭子敬和齊氏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同蕭景曜一起進京。
蕭景曜謝過師長后,又請了劉圭和鄭多福喝茶吃飯。鄭多福今年順利通過了縣試,讓劉圭好一陣羨慕。
不過劉圭也有自己的心氣,拍著胸脯對蕭景曜說道“等我再大一點,更精通做買賣后,我就去京城找你。”
蕭景曜笑著點頭,“那我肯定備上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你”
蕭景曜回京時,劉圭等人很是不舍,不住地揮手,大喊道“京城再見”
回京后,蕭景曜便去了翰林院,等著翰林院學士給自己安排活計。
然后蕭景曜就領到了一個管理前朝典籍史書的差事。
華夏一直都有本朝給前朝修史的習慣,蕭景曜負責的,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邊角料,還有許多年代更久遠的典籍,全在屋里落灰。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文書,要理清楚可不是個輕省的活計。
看著屋里亂糟糟的書籍,蕭景曜忍不住挑了挑眉。
嗯這個下馬威還挺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