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顧明晟的提點,蕭景曜自然也將輪椅一事記在了心上。在下一次正寧帝宣他進宮念書時,蕭景曜不好意思地將輪椅圖紙呈給了正寧帝。
正寧帝果然十分高興,“宮中有行動不便的老太妃,有了輪椅,正好能讓太監宮女們將她們推出來看看風景。人要是總在屋子里悶著,心情也不好。老太妃們身子不舒坦,常年臥病在床,心下更是抑郁,能出來曬曬太陽,心情也格外舒暢。”
這幾年正寧帝的身體也在走下坡路,各種各樣的毛病疼痛都找上了他。一提到生病,正寧帝也頗有幾分感慨。
這么想著,正寧帝對做出來輪椅的蕭景曜更添一絲好感,“百姓家也有許多病重的長輩,能坐輪椅出去看看,也是晚輩對長輩的一份孝心。”
果然,蕭景曜就是上天賜給朕的祥瑞啊。
朕,就是天命所歸。即便是冷酷的父皇,也改變不了朕的命數。
正寧帝想起先帝在世時對他的諸多不滿,再回想起先帝看向他不帶一絲感情的冰冷目光,心下更是難得生出了一縷憤恨朕是你的親兒子,還是你的嫡長子。其他兄弟亦是你的親生骨肉。你何至于絕情至此,逼著我們兄弟自相殘殺
哪怕正寧帝是最終獲勝的那個,依然不愿去回憶他登基前的事情。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正寧帝和兄弟們亦有過一段溫情脈脈的時光。其他兄弟原本也對他這個太子恭敬有加,他們本是皇室兄友弟恭的典范。直到后來,先帝一手扶持了宸王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正寧帝打擂臺,吹響了先帝時期諸皇子奪嫡的號角。
先帝共有十八個兒子,到正寧帝登基時,包括正寧帝在內,先帝的子嗣只剩下三個。
可見先帝時期諸皇子奪嫡之慘烈。
正寧帝的皇位,算是踩著他大部分兄弟的鮮血枯骨得來的。
而順利登上皇位的正寧帝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興奮。沒有人喜歡殺人,更何況殺的還是自己的親兄弟。正寧帝骨子里就是個溫和的人,先帝推宸王出來給他做磨刀石,或者說兩人互為磨刀石,到最后演變成所有成年皇子的廝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鐵血冷酷的先帝看不上正寧帝這份軟弱。
而這份來自親生父親的否定,對正寧帝來說,就是屈辱。
先帝直到死之前,都對正寧帝不滿意。
沒有哪個孩子不會失落于父親的否定。更何況先帝還是一代雄主,又有帝王這一層身份,所有兒女都視他為神明。
也因此,先帝對正寧帝的不滿,成了正寧帝一生的心結。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像先帝那樣冷酷的帝王。對兒女,他慈愛寬容,就像無數尋常父親一樣。對臣子,他也十分仁善,雖然有時候也會舉起屠刀,但本質上來說,正寧帝不是個難相處的帝王。尤其還有個先帝做對比,老臣們簡直覺得正寧帝是圣君。
正寧帝處處做派都和先帝不一樣,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見到先帝后,能理直氣壯地告訴先帝你當年覺得我不
能當個好帝王,是錯的。我和你不一樣,就算我脾氣溫和,同樣可以是一代雄主。文治武功,絕不弱于任何帝王。我的孩子們更是個個孝順,兄友弟恭,我更不會喪心病狂地逼著他們自相殘殺
這是正寧帝的執念。
蕭景曜陪伴正寧帝的次數多了之后,也看出來了正寧帝對先帝的心結。
蕭景曜心下不由嘆息,先帝可真是一言難盡。雖然說養出來的是狗,殺出來的狼。從刀光劍影中廝殺出來的皇子大多不是什么庸碌之輩,于國家算是一件幸事。但對于被逼著廝殺的皇子們來說,那就是一生的痛苦。作為帝王,先帝是合格的。但作為父親,蕭景曜覺得,要是孩子出生前能選擇自己的父親,怕是沒有人想要先帝那樣冷酷無情的父親。
最重要的是,先帝你怎么就能確定廝殺出來奪嫡成功的皇子,就一定會是如你一樣的雄主呢這樣養蠱出來的帝王,他也有很大可能是暴君啊。
蕭景曜都懷疑,先帝時期參與奪嫡的那些皇子,精神估計都有些不正常。
有這樣的一個爹,想不落下點心理陰影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