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帝也沒了那么多耐心,直接吩咐李首輔,“明會就提出報紙之事,按照景曜先前的設想開幾個版塊,誰都不能阻止。”
“開民智這樣的開民智,到也不錯。”
正寧帝沉吟。
蕭景曜低頭,些許猜到了正寧帝的意思。封建社會的愚民政策,其實是便于統治者統治百姓的。百姓民智未開,就不會多想,再配以疲民政策,讓他們忙忙碌碌,沒有時間思考。一天天下來,將農民綁在土地上,誰還有心思造反
所以先前蕭景曜提到開民智一事,正寧帝不置可否。
看看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精神當然值得稱贊,但大多都以失敗告終。為何無非是只有武力卻沒有思想,守不住自己奪下的東西,看不破別人的陰謀詭計。
畢竟開局一個碗打天下的也就那一個。那位的逆天運氣也讓人目瞪口呆,回老家找老鄉農民兄弟們干活,一拉就拉到了徐達湯和花云等一十四個人才,能文又能武。
什么叫天選之子啊戰術后仰
能成功的,大多是念過書的,或者有錢有糧還干過實事的。他們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還因為家底不錯,有一點點管理經驗,可不就把場子給架起來了
所以大部分皇帝,用愚民政策用得很順手,對開啟民智沒太大興趣。所有人都開了智,變聰明了,那可就不好管了啊。
眼下輕水教作大死,正寧帝憤怒之下,覺得從這方面開民智也不錯。
只是揭露一些騙術而已,又沒有讓所有百姓都念書。無妨。
正寧帝更是心頭一動,“也可讓人學了報紙上的破除騙術之法,去山野鄉間親自向百姓展示騙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百姓們只有真正見到了他們先前以為的那些仙法的真正模樣,才不會繼續上當受騙。”
蕭景曜的眼神也是一亮,這個很可以只是干活的人
李首輔果然也皺了眉頭,“陛下一片拳拳愛民之心,固然是好意。只是朝中盡是讀圣賢書之人,讓他們做這等小道,怕是太過折辱他們。報紙可是陛下大力要辦的,若是選出來的人完成不好這個任務,怕是有損陛下的顏面。”
蕭景曜心中又是一動,欲言又止。
胡閣老最關注蕭景曜,當即開口道“景曜可有辦法”
蕭景曜面露踟躕,正寧帝便知蕭景曜這話可能不太好開口,立即說道“說吧,不管你說了什么,朕都不同你計較。”
正寧帝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蕭景曜自然不會再啞巴下去,斟酌道“陛下,臣見識淺薄,若是有言之不當之處,還請陛下見諒。”
“朕都說了恕你無罪,
快說”
蕭景曜不再猶豫,
開口道“李首輔所言甚是,
朝中大臣熟讀圣賢書,不愿行此小道之事。便是有人愿意四處奔波,要學會這些騙術同樣需要時間。臣當初開蒙之時,夫子喜愛木匠活,親自做了不少桌椅木雕。其子亦結交了不少性情古怪的友人,臣當初年幼,對此頗為好奇,同這幾人都有書信往來。其中一人便沉迷于這些騙術,致力于找出假道神婆們騙人伎倆后的手段。什么點石成金之術,油鍋撈錢,白水變色此人都有所研究,并能闡明其中的道理。非是仙神之力,而是凡人之聰慧也。”
正寧帝和閣老們都聽住了,一時間竟沒想到世上竟然有這樣的人。
胡閣老更是抓了抓臉,“他這般聰明,家里沒讓他考科舉”
蕭景曜神色也很無奈,接著說道“梁家小有薄產,梁兄又一看四書五經就頭疼。雙親也不好逼他,只得隨他去。這些年,梁兄陸陸續續弄明白了不少東西。陛下若是有意派人行走鄉間,破除騙術,他確實是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