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二者意思并非完全相同,吳閣老也大概猜出了小學數學中“小學”的意思,饒有興致地翻開了第一頁。
“咦,內容倒是淺顯易懂,又層層遞進,還循環往復,又不斷增加難度。這本書編的有點意思啊。”
大佬就是大佬,雖然不懂什么教育學,兒童心理學,但十分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套數學教材的妙處。
淺顯的內容當然難不倒吳閣老。讓吳閣老更感興趣的是,書上出現的這些奇怪數字和符號。
用這些數字和運算符號來進行計算,倒是簡單得多。
蕭景曜這小子,有點東西啊。
吳閣老摩挲著下巴,發出嘿嘿的笑聲,那笑聲,聽起來竟然還有幾分流氓做派。
吳夫人和吳閣老幾十載夫妻,哪能不知道吳閣老的性子,一聽吳閣老這笑聲就知道他要使壞,警惕地看著吳閣老,“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怎么還跟個三歲小兒一樣你以為你還是年輕時修河堤同人耍賴那會兒嗎”
吳閣老是實打實的能臣,一路靠治水治成工部尚書,并且順利進入內閣,成為大齊六位閣老之一。可以說,除了李首輔之外,百官中也沒人能讓吳閣老低頭了。
這樣一路爬上來的能臣,實踐經驗簡直不要太豐富。治水、修河堤、筑堤壩、收賦稅、斷官司、事農桑、尋人才堪稱全能型選手。
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官員,自然有著接地氣的一面。治水修河堤,吳閣老事事躬親,接觸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倒是學了不少無賴做派,以流氓做派治流氓,扮起混混來簡直渾然天成。
現在他這么一笑,吳夫人就忍不住為蕭景曜擔憂,警告地看著吳閣老,“蕭狀元年紀還小,你可別孩子面前把你這身流氓習氣給露出來。要是帶壞了人家孩子,你看蕭家長輩會不會打上門來找你拼命”
“官場前輩指點晚輩的事,怎么能叫帶壞孩子呢”吳閣老又是嘿嘿一笑,給了老妻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那小子精著呢,倒是給我出了個難題。”
數字和運算符號好用嗎當然好用。吳閣老直覺蕭景曜還藏了些更高深的數算之學的知識沒寫出來,但就他倒出來的這點,就足夠讓人吃驚了。
九章算術的雞兔同籠題講解起來何其復雜,按照這本小學數學的內容來看,吳閣老估摸著大概十歲左右的半大孩子就能將其掌握。
有了這手算賬的本
事,就算不參加科考,到哪兒都能當個得力的賬房。
從底層小官一步步爬上來的吳閣老太知道官場中有些人是什么貨色了。朝廷考四書五經,就只學四書五經。什么要算數不會。于是每每赴任,要么自己帶著師爺和幕僚上任,要么就到了任上后再從當地尋找得力助手,幫他記賬查賬。
吳閣老想到這點都想笑,多么蠢的上峰啊,底下人不做點手腳往自家扒拉點油水都對不住上峰那顆豬腦袋。
也就是這些年貪墨案頻發,正寧帝意識到了只重儒學經典的弊端,于是采納了吳閣老的提議,在科舉試題中增加了算學的比重和難度。
吳閣老十分清楚讀書人的心態。多年努力只為金榜題名,一展抱負。朝廷說要考算學,那這幫為了科考瘋魔的讀書人必然會花不少心思在算學上。再加上不斷增加的算學難度,更是逼著他們去啃下各種算學著作。
至于算學不是儒家經典拜托,吳閣老又不是將儒學看得至高無上的大儒,他念書,就是為了考科舉當官的,當了官就是要為百姓干實事的。當官的可以背不出儒家經典,但一定不能不會算賬。
老天爺誒,衙門中養了那么多人,又有自己的小食堂,每日花銷,哪樣不要錢更別提國之大事的賦稅,當官的不會算賬,你當什么官啊被人當傻子糊弄還擱那兒清高得不行,可趕緊滾蛋吧。
吳閣老的想法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間接還讓蕭景曜得了好處蕭景曜這六元,其中一元可是憑借著數學題難度夠大而取得壓倒性優勢,出了考場后就知道自己一定是第一名了。
現在蕭景曜送了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過來,吳閣老倒是有些見獵心喜,顧不上自己年事已高,精神抖擻地看完了小學數學,覺得還行,不算特別難。然后,吳閣老又信心滿滿地翻開了初中數學,嗯算學書中怎么會有這么多圖形再仔細一看,正弦函數,余弦函數,那些歪歪扭扭的字體又是什么東西
托蕭景曜的福,吳閣老在自己六十一歲大壽這天,通宵刷題了。